破例未交见面礼的拜师
按照安清帮(俗称青帮)投师拜祖的常规,一般拜师先要孝敬“见面费”,数额从几十至数百元大洋不等。若按当时黄金荣的身价,拜师费至少是几百元,甚至有上千元。拜钱越多,越受“老头子”看重。1928年作者拜黄金荣为师时,曾花费1000多大洋。但是蒋介石拜黄金荣为师,却是另外一种情况。虞洽卿到黄公馆后,向黄说明缘由,请他收录蒋介石为门生。黄因为虞在当时商界地位高、势力大,很想与其结交,所以对他提出的要求都无条件答应下来。又因为虞不熟悉拜师手续,此次陪同蒋介石到黄府时,只投递了一张写有“黄老夫子台前,受业门生蒋志清”的大红帖子,既没有拜师应有的蜡烛、香,更没有压帖的“拜师费”孝敬。但因黄金荣事先从虞洽卿那里了解到蒋介石的困难处境和拜师目的,同时也为了结好虞洽卿,所以不但不计较见面礼,还“慷慨”地送给蒋介石大洋200元作为旅费,鼓励他去广州。此后,蒋介石就到广东去了。
发迹后“老头子”不敢认徒 1926年,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发北伐,蒋介石窃踞北伐军总司令职位。1927年,蒋随军来到上海。一天,唐嘉鹏陪同北伐军某路司令王柏龄(唐的拜把兄弟,与蒋介石私交很好)去拜会黄金荣。黄这时才知道现在的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就是当年的“蒋志清”,是自己的门徒,自己又曾有恩于他,一时飘飘然很是得意,认为可以光耀黄家门庭了。这时,老于事故的唐嘉鹏和王柏龄提醒黄金荣,虽然蒋介石当年是你的弟子,但时过境迁今非昔比,现在蒋是堂堂北伐军总司令了,“中国第一号大人物”,如重提过去他“走麦城”的历史,说出他曾经拜过“老头子”,事关出身与名节,蒋很可能翻脸不认人。为今之计,不如顺水推舟,即以蒋介石过去用的是“蒋志清”的名字、未曾正式举行过仪式,又未曾“拉过场”(帮会收新徒时,宴请同门师兄弟及有地位的帮会中人,互相介绍关系),外面无人知晓的理由,而否认这段师徒关系,并将当年蒋投递的门生帖子亲自送还,仅是以朋友看待,今后只希望保持与蒋介石的朋友关系就心满意足。这样做维护了蒋介石的面子,他定会感激,将来可以受用不尽。黄金荣听之有理,决定依计而行。
化师徒为朋友
当时黄金荣一方面拜托王柏龄代为向蒋介石请示,约定时间前去晋见,一方面关照账房先生将当初名为“蒋志清”的一张门生帖子拣出来备用。王柏龄回去后,当日下午即打电话给黄金荣说已与蒋约好,次日即可去拜见。第二天在王柏龄的陪同下黄金荣来到蒋宅,亲手把门生帖子送还蒋介石,并说了日前唐、王二人编排好的一番客套话,无非是当初不识“英雄”,希望“总司令”原谅、海涵云云。蒋介石对黄金荣的这一作法十分感激,口口声声称他“黄老先生”,并留一行人用餐。黄金荣对蒋介石的这次款待很是看重,引为“毕生第一光荣”,也感谢唐、王两位的周密安排。当然,蒋介石对黄金荣的拉拢也别有用心,企图利用黄的帮会势力为他效劳。至于这次唐嘉鹏、王柏龄教唆黄金荣送还蒋介石门生帖子的行为,究竟是出于蒋介石的事前暗示,还是唐、王二人的自做主张,当时黄金荣未曾明言,不过事后分析,很有可能是出自蒋介石本人的授意。
官、黑勾结狼狈为奸 黄金荣自送还蒋介石门生帖子以后,对此事讳莫如深,避口不谈,但从此他与蒋的关系更为密切。当时,蒋介石一面勾结英、法殖民势力,一面策动封建帮会份子充当打手,配合其嫡系部队对共产党人举起屠刀,发动臭名昭著的“四·一二大屠杀”。蒋先派人去找黄金荣密谋,由黄召集杜月笙、张啸林等定下毒计,以“中华共进会”名义,在上海各大报上刊登反共启事,随即纠集大批流氓打手袭击工人纠察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反革命事件。
黄金荣、杜月笙及张啸林因为充当了蒋介石的反共急先锋,事后得到了蒋把持的“北伐军总司令部”不少勋章和各种奖励,并委以“顾问”、“参议”等荣衔,成为上海“三大亨”。后来,杜月笙爬上了政治舞台成为流氓政客,又与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结为生死之交,黄金荣则坐地分赃成为“老太爷”。从此,上海封建帮会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同流合污、沆瀣一气。每逢黄金荣、杜月笙家有婚丧祭祀之事,除各路军政官员前来拜谒外,总有蒋介石的条幅悬挂在中堂之上装点门面。在黄家花园(今桂林公园)四教厅前面,还竖立着一块高六、七尺的石碑,上刻“文行忠信”四个大字,上首记“中华民国十九年”,下款题“蒋中正赠”。从中可以看出蒋介石与黑社会组织关系之密切非同一般。
1937年,黄金荣还专程到奉化拜访过蒋介石。黄回到上海,得意洋洋地对作者说:“蒋委员长对我特别客气,留我同桌吃饭,问我在上海的那些人对我是否和从前一样的尊敬”等等。从中可以看出蒋介石与黄金荣这个帮会头子一直保持着特殊的关系。
蒋介石替身的故事
1934年11月的一天,浙江省警察局内的专线电话响了,那是从南京挂来的长途电话,指名要找局长何云。
何云拿起话筒,听到一个操纯正江浙口音的人在讲话:“你是何云先生吗?委员长侍从室打算调你到中枢任职,不知你意下如何?”当时又惊又喜的何云捧着电话怔了一下,赶紧表示同意。侍从室的权势和待遇在政府机关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且又紧傍“委员长”,近水楼台先得月,升迁机会多,有多少人削尖脑袋往里钻都钻不进去,现在“好运”找上门来,哪能不去?
何云赶到南京,立即到委员长侍从室报到。出来见他的是时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组织部部长的陈立夫。陈开门见山对他说:“我要告诉你的事,你对谁也不许讲。委员长侍从室已选中你,并且最近就有重大使命落到你头上。”随后细细打量了何云一番,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然后向何透露了内情。
原来,为了控制四川、贵州的地方军阀并“围剿”川陕根据地的红军,蒋介石决定派贺国光率领“中央军”参谋团入川,他本人也要去视察。为了蒋介石的安全,防范万一,侍从室特选相貌身材与蒋相仿的何云随行,以便“迷惑刺客而保证委员长的安全”。(周慕瑜等)
(本文系由台《传记文学》月刊1994年8、9月号周慕瑜、黄振世和杨耀健等分别所著相关文章改编而成,编辑时进行了删节并对文字做了处理。)
《台湾周刊》2003年第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