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封面文章]宋美龄去世备受关注 (2003.41)

时间:2004-05-10 18:18   来源:

 
  10月24日,蒋介石遗孀宋美龄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6岁。宋美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她的逝世自然引起海峡两岸的高度关注。

  祖国大陆客观评价

  对于这位不寻常的政治人物,祖国大陆客观评价,表示深切哀悼。10月24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向宋美龄的亲属发唁电,对宋美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贾庆林发表谈话说,“宋美龄女士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她曾致力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对国家分裂,期盼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兴盛。”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宋庆龄基金会、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黄埔军校同学会、政协海南省委等领导人及组织团体,分别委托中国驻美人员,将花篮及信函转送到宋美龄的住所,向宋的家属表示慰问。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官方网站发布消息,对宋美龄女士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士对宋美龄逝世表示关注和哀悼。刚刚结束亚太6国之行返回夏威夷的美国总统布什通过白宫发表声明说,他和劳拉闻讯“感到哀伤”,称赞宋美龄“在她的一生,尤其在上个世纪的艰难岁月里,一直是美国的亲密朋友”。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埃雷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宋是“一位历史人物”,是“美国和美国人民的朋友”。美国主流媒体在醒目位置报道了宋美龄逝世的消息,各主要电视台也在要闻时间播出这一消息。CNN电视台以“蒋介石夫人去世”为题,播出5分钟的专题报道。这些报道的共同之处是把重点放在宋美龄1943年在美国国会的演说、蒋介石夫妇与罗斯福总统合影等历史镜头上,说宋“曾经用自己的魅力和流利的英语游说华盛顿”。美国新闻界人士夸张地说,美国主流媒体对宋美龄逝世消息的报道规格,“不亚于美国前第一夫人的逝世”。

  岛内各界表示哀悼

  宋美龄去世后,台湾各界利用各种方式表示哀悼。TVBS等电视台连日来播放关于宋美龄生平的纪录片《世纪宋美龄》,主要报纸以头条、焦点新闻、专栏等方式,刊登有关宋美龄生平及各界缅怀的文章和图片,评论她对国民党、对台湾、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岛内媒体评论说,“她的容貌,她所接受的东方传统和西式教育,加之家族强大的背景与美国的关系,使她在权力、财力与魅力的交织中,成为中国近代百年史上最有影响力与争议的女性之一”,在海峡两岸都可算是“风云人物”。台北市内的书店设立“宋美龄专柜”,摆满了回忆录和关于“宋氏三姐妹”的书刊。宋美龄生前主持数十年的“妇女联合会”设立灵堂悼念,“商业总会”深表哀悼,宋美龄生前创办的“振兴医院”的员工也在医院设置灵堂悼念。

  正在美国访问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得知宋美龄去世的消息后表示“震惊与哀悼”,称宋“对国民党、对台湾有重大贡献”,并迅速改变既定行程,由洛杉矶直飞纽约祭拜宋美龄,同时指示国民党组成“项目小组”,协助宋的家人处理后事。国民党24日中午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国民党党旗连续三天降半旗,以示哀悼。国民党妇女部紧急委托“邮政总局”印制1万套纪念宋美龄的邮票,决定10月31日在岛内2000个邮局发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称宋美龄“对台湾贡献很大,值得后人怀念”。目前,国亲新三党决定联合成立“治丧委员会”,共同协助家属办理治丧及哀悼事宜,并着手筹备大型“追思会”。

  宋美龄的孙媳方智怡于24日下午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发表哀悼文章,并于26日在“中正纪念堂”设置临时灵堂,供民众致哀。针对“蒋家希望陈水扁为宋美龄盖旗”的传言,方智怡断然表示,宋“一生捍卫‘中华民国’”,“不希望一个不承认‘中华民国’的总统为她覆盖‘国旗’”。已经认祖归宗的蒋经国之子、国民党“立委”章孝严以国民党中常委和前秘书长的身份,委托在美国的友人代为致送花篮。他强调,至于宋美龄的安葬地点,“必须尊重蒋家遗属的决定,不容过多的政治考虑与意识型态干预”。此外,与宋美龄关系不错的前“行政院长”李焕、郝柏村、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新党党主席郁慕明等都在各种场合表示哀悼。

  “台独”分子大做文章

  对于宋美龄的去世,台当局不敢怠慢,但充满官样文章的味道。陈水扁盼家属节哀顺变,指派“总统府秘书长”邱义仁,“依据相关法令,尽全力做好治丧事宜”,同时要求台“外交部驻纽约办事处”处长夏立言代表台湾,到宋在纽约住所表达哀悼之意。“总统府公共事务室主任”黄志芳24日召开记者会,称“将比照以往卸任领导人或领导人夫人过世的先例,来办理有关的治丧事宜”。

  面对一位历经3个世纪的百岁老人逝世,“台独”分子出于分裂祖国的立场,缺乏起码的人道关怀,乘机大做文章,极力贬低这位中国现代史和两岸关系的亲历者和见证人,鼓吹“去中国化”。吕秀莲声称,宋是“旧时代的新女性”,她的一半历史与“中华民国”历史在一起,她的辞世“象征旧时代已随她告一段落,现在我们应共同努力创造新时代”。 民进党中央党部副秘书长李应元称,宋美龄过世意味“国共斗争的思维就此结束”,“中国和台湾之间的关系应重新确定”,岛内各党各派应“抛开统独和族群观念之分,开创新的共同的美好未来”。台湾团结联盟秘书长林志嘉赤裸裸地表示,宋的去世“代表台湾向中国、向旧时代说再见,也代表台湾可以展开新的国家认同,建立新的国家”。李登辉的表态更为阴损,因为他的对美“外交”和“康乃尔之行”都是金钱开路的结果,所以,他把宋美龄在抗日战争的紧要关头赴美、成功争取美国援助的事说成是“拿钱到美国企业界游说”。李登辉之言荒唐之极,抗战时的中国贫穷落后不说,还有巨额战争开支,岂能拿钱进行当时根本不必要的“金钱外交”?宋美龄争取支援和美国援助中国,完全是中国人民担当反法西斯战争重任的结果。

  历史影响备受瞩目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宋美龄当然有其局限性,包括她的反共思想以及“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腐朽,但其历史贡献、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仍值得肯定。宋美龄去世受到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其一,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发挥作用。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内一些人怀着各自目的,主张武力解决。宋美龄力排众议亲赴西安,说服蒋介石,促成后来的国共谈判,这对第二次国共合作、联合抗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二,游说美国,争取抗战援助。抗日战争期间,宋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在美国掀起“外交旋风”,争取到美国及其它盟国对中国的同情,争取到了大量的抗战援助,这对中国抗日战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三,在“开罗会议”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43年,46岁的宋美龄以蒋介石夫人兼秘书的身份出席开罗会议,“对中国在开罗会议争取利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开罗会议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指出: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有被日本占领的领土全部归还中国。

  其四,坚持一个中国理念,坚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反对“台独”,强调“不做民族罪人”,成为岛内反“台独”人士的“精神领袖”。宋美龄退隐美国后几乎不再过问台湾政事,但两次打破惯例。一次是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宋出面反对分裂主义倾向的李登辉出任国民党代主席。另一次是2000年3月选举投票前,宋美龄坚决支持国民党候选人连战,反对陈水扁。2000年9月国民党“党员重登记”时,宋美龄缴纳新台币1万元的党费,成为终身党员,表示对连战及国民党的支持。在美期间,宋美龄拒不接待“台独”分裂分子,包括1995年赴美国活动、要求与宋会面的李登辉,以及多次过境纽约、表示要“顺道拜访”的陈水扁。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高度评价宋美龄,岛内泛蓝军隆重举办追悼仪式,与宋美龄的反“台独”立场有直接的关系。(晓鹏) 

《台湾周刊》2003年第41期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