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封面文章]陈水扁再次操弄副手议题(2003.39)

时间:2004-05-10 17:43   来源:

    
  陈水扁明年选举的搭档到底是谁,一直是人们关心的事,陈水扁也一直故弄玄虚不翻底牌,一方面吊足大家的胃口,一方面又让民进党内的几位有意者心里七上八下,竞相向他输诚。陈水扁半个月前还命令民进党内对副手问题封口,可等大家“封口”了,自己却又跳出来再次挑起这一敏感话题。

  陈水扁10月7日到台北市和平西路的南福宫参拜时,拉起吕秀莲的手,问在场民众:“大家来这里是代表支持阿扁,支持吕副总统,让阿扁明年连任成功,继续为大家服务好不好?”在场的吕秀莲闻言,脸上露出笑容。8日,陈水扁宴请冈比亚客人贾梅的宴会上,再度强烈暗示“陈吕配”。据十分亲近吕秀莲的桃园地方人士透露,早在一年多前陈水扁就曾明确告知“就是你”,近两个月来吕秀莲多次和死忠者茶叙时也语露玄机“就是我”,脸上一直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用媒体的话来说就是“心情好极了”。同是副手热门人选之一的台北县长苏贞昌则说:“开向‘总统府’的列车只有‘总统’、‘副总统’可以坐,我一直扮演摇铃的角色”。他对副手人选不愿多谈。这也是最近吕、苏两人对副手问题的一贯说法。

  民进党出现“反吕”和“拥吕”对立

  虽然当事人“保持风度”,但党内派系却突然向陈水扁发难,反弹最强烈的当属“新潮流系”。“新系”一直支持苏贞昌出任副手,“新系”洪奇昌9日表示,他们很不希望有人在此刻对于副手问题做出“错误的判断”。“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段宜康指出,择定副手是一个重大责任,应该由大家一起决定;他不相信陈水扁会那么傻去挑选吕秀莲,果真如此,党内公职再怎么不爽,最后也只能“含泪辅选”。

  虽然陈水扁所属的“正义连线”的核心人物“立委”陈其迈、高志鹏及蔡煌瑯等人不便公开反对,但也无奈地苦笑道,“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陈其迈只能解释说“陈水扁要用人,不会用这种暗示的方式处理”。但是该系要角沈富雄就明确表示,“除非陈水扁不需要派系辅选,否则就应该考量大家的感觉”。另一位正义连线“立委”郭正亮也感到不解,他认为“陈吕配”在北台湾稳输。10月13日,赖清德、赖劲麟、萧美琴、邱议莹、郭正亮等10多位少壮“立委”出示一份20多人的连署书,公开呼吁陈水扁在选定副手前广泛听取民意。这些少壮“立委”多为“新系”和“正系”成员。

  不过有反吕的就有挺吕的。“非保皇派”在陈水扁上台后已渐被边缘化,对得利最多的“新系”、甚至对陈水扁早已心怀不满。他们以支持吕秀莲的方式反对“新系”,更有“陈吕配”失利便于其他派系混水摸鱼的企图。所以虽然蔡同荣一向与陈水扁不睦,但以他为首的十来位“主流联盟立委”公开呼吁党内派系要尊重陈水扁提名权。与苏贞昌有卡位竞争关系的“福利国连线”负责人高雄市长谢长廷也表示,民进党内对“陈吕配”的杂音越少,明年选举获胜的机会就越大,他一向尊重支持“总统”决定。

  民进党的内讧表面看来是由吕秀莲而起,实际上副手的选择本来就牵涉到派系利益、接班顺序等种种问题,即使选择别人,民进党内一样会出现反弹。

  党外对陈水扁操弄议题多表反感

  泛蓝军对“陈吕配”自然是乐观其成。对于陈水扁下届副手人选是否为吕秀莲,国民党主席连战9日轻松地表示,“那是他们(民进党)家的事”;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则批评说,陈水扁平时让吕秀莲成为深宫怨妇,选举一到就去抱抱。其实重大决策都是陈水扁一人独断,外界可以问问吕秀莲,民进党的重要决策她曾参与过吗?不过泛蓝阵营认为,陈水扁至今仍未就副手人选发表正式谈话,所以陈水扁的放话动机并不单纯。蓝军近日来心照不宣同声动作,就是想借陈水扁抛出“陈吕配”之际顺水推舟,促扁赶快确定副手。对泛蓝来说,不管是不是吕秀莲,只要扁副手是民进党人士,就不会超过蓝绿基本盘。泛蓝怕的是陈水扁从绿营之外另觅人选,而此人又能吸收中间票。

  台湾媒体大多对陈水扁反复炒作副手问题反应不佳。《中国时报》指出,陈水扁要在什么时候公布副手、基于什么考虑挑选副手外界无从置喙。不过,陈水扁既已决定12月份公布副手,之前就不应反复操弄此一议题。《联合报》则认为,陈水扁继续挑吕秀莲担任副手没有问题,但错在该诚信以对的事,却充满操弄心态,本来单纯的议题,竟闹得满城风雨。而操弄过头的结果,是让自己陷入困境,失去真正可以运作的空间。

  陈水扁暗示“陈吕配”说明什么

  台湾政界对陈水扁以暗示方式表示“陈吕配”大多疑惑不解,他们对此提出两种可能性。第一是陈水扁考虑到党内派系平衡,担心民进党分裂。目前“新潮流系”已占据多项“府”、“院”、“党”重要职位,苏贞昌虽属“福利国连线”,但近两年与“新潮流”互动密切,与“福利国”渐行渐远。如果提名“新系”支持的苏贞昌,将会打乱派系的实力平衡;另外,与游锡堃、苏贞昌、谢长廷党内三大实力人物相较,吕秀莲最不容易被定位为“后陈水扁时代接班人”,所以党内不会因此爆发卡位战而发生分裂。第二是陈水扁为自己“东山再起”留后路。一些绿营人士认为,陈水扁大概内部评估此次选举绿营与蓝军的差距较大,获胜希望渺茫。所以选吕秀莲既能推卸败选责任,又不会制造出一个“新人气王”,成为自己作为“绿营旗手”的障碍。

  笔者认为这两种判断都与陈水扁的一惯作风不符。陈水扁行事向来以个人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最大考量,未必认真考虑“非扁”派系的利益。如果提名苏贞昌能够确保其连任,陈水扁绝不会考虑什么平衡问题。至于害怕民进党分裂则更是多虑,该党哪一次不为选举提名而大吵大闹?大闹之后最多是个人的出走,而不会有党的分裂,因为民进党知道他们没有分裂的本钱,所以最后总能统一意见,一致对外。判断陈水扁已经放弃了这场选举则更显得缺乏根据。中天与山水民调9月的民意调查显示,陈水扁与连战的支持度分别为32.2%和39.9%,两者相差不到8个百分点;另外,《中国时报》民调指出,目前处于游离状态的选民达27%,而其中半数以上属于低学历、高年龄、传统上较倾向支持民进党的人,所以说现在说胜负已定为时尚早。

  笔者认为陈水扁操弄“陈吕配”主要有以下两个可能性:

  第一,以党内反对声音逼退吕秀莲。根据《中国时报》的民调,“陈苏配”的支持度为31%,“陈吕配”为27%,两者相差5%,而且游锡堃、萧万长、蔡英文等人的支持率都比吕秀莲高。陈水扁上次选举选择吕秀莲做搭档的理由就是她的民调较高,现在也没有理由找一个民调最低的。但是吕秀莲的破坏力也不容低估,用这种方式引发党内反吕声浪,可以让吕秀莲知难而退或失去反弹的合理性。

  第二, 转移话题。陈水扁的一些喊话,往往有很强的战术性,以此转移焦点。陈水扁是操作议题的高手。比如今年4月,台湾受到SARS冲击,而当局因措施不利饱受舆论抨击,民意支持度急降,此时台当局马上抛出“高明见事件”和“公投”话题,从而摆脱困境。这次是10月7日《华盛顿邮报》报导陈水扁对美国关切台海紧张“嗤之以鼻”引起美国不满,也受到岛内舆论批评,陈水扁想以“陈吕配定型”转移民众注意力。

  总之,陈水扁这次暗示“陈吕配”成型并不能说明“陈吕配”已是即成事实。而且从由此引发的党内风暴以及社会的反感看来,此举也并不一定高明。 (金奕) 

《台湾周刊》2003年第39期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