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今天你“火星文”了吗?

时间:2008-02-02 16:47   来源:台声

文/本刊记者 安 东
    或许仅看字面,各位看官可能很难理解啥叫“火星文”。可能是火星人用的文字吧?如果你回答的是这个答案,很不幸你已经掉队了。到底什么是火星文?或许简单的说就是英文字母+正常中文+网络口语+表情符号的综合体,以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文字,想必会有一种创意的乐趣。电子邮件、在线聊天、手机短信息,当地球语都嫌不够说的时候,欢迎到火星上走一圈,学点火星文来活跃空气。

    在台湾的E世代中,“火星文”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次文化用语。一般来说,火星文并没有严谨的定义,运用上也不局限于网络用语(事实上,火星文早已被年轻族群大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通常只要让人无法立即判定、理解的文句皆可泛称为火星文。比如下面这段文字,“曾经u1份金诚d唉q摆在挖d面前,但4挖迷u珍c,斗到失7d4候才后悔莫g” 这句子看起来有如无字天书,就是台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火星文”。火星文是台湾网友对网络快速用语的通称,乍看之下中英夹杂,雾里看花,几乎看不出来跟原文有什么相关。其实这句话就是电影《大话西游》中周星驰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但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火星文会流行起来,主要是因为年轻族群的网络次文化蔓延在现实生活之中。因为中文计算机打字用字较多,年轻网友们往往融合各种语言和符号,把正规中文改成非常简单快速的简写,但这些中文往往文句不通,欠缺逻辑,但优点就一个,打字快。而且其他年轻网友也看得懂,久而久之就蔚为风尚。

    “火星文”的由来

    其实“火星”一词成为流行用语,主要是源自周星驰的电影名作《少林足球》中,男主角对仗义为少林队担任守门员的赵薇说的一段话:“地球是很危险的!你还是赶快返回火星吧!”。在流行用语中,这句话使用的时机是,当看不懂别人所说的话时,就戏谑性的告诉对方“你还是回到火星去吧”,用以嘲讽对方是个火星人,说(写)的是我们地球人看不懂的火星文。这样的用法,借由网络而快速散播,成为许多台湾年轻人的共同语言。有点孩子气,有点异想天开,有点无厘头,这些都成就了“火星文”。久而久之,“火星文”一词成为一切令人难以阅读、理解之文句的代名词。

    “火星文”的诞生有人说是美国人热爱“符号艺术”的结果。“:)”表示微笑,“:(”表示不满。也有人说是日本人把符号艺术发展成“颜文字”。“XD”表示大笑,“0rz”失意体前屈。其实火星文是懒出来的,“不要这样”这四个字,因为手指不想多动,就变成“表酱”。看,读起来发音还是一样。“中国队书了”等于“中国队输了”,能看懂就不需要打字的时候,睁大二筒拼命选字。偷懒是人们做事的原动力,只能用锄头锄地的时候,挖空心思研究拖拉机;只能用算盘算数的时候,科学家发明了用0、1运算的计算机,然后可以懒下来,喝一杯清茶,伸展一下肢体。甭管别人把“火星文”吹得多么高深,它就是一种懒人文化。

    “火星文”的游戏

    “火星文”的种类非常多元,而且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同样的用法,由不同的人来解读可能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请注意,“火星文”的成立条件是:必须要造成阅读、理解上的困难。而以下的用法可能对某些人来说是家常便饭的正常用语,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无法理解的“火星文”。


    同音错字

    在台湾常用的注音输入法,要完成一个文字的输入,需要在输入完整的注音符号后,再加上选字方能完成。因中文同音字的情况相当多,结果产生了许多不选字的使用者(大多是因为求快,懒得选字。 但也有少部份是国文能力不佳,没有选字能力),而使得文章出现大量的同音错字。 

    例如:我最喜欢再空闲的时候看输了。—— “再”应为“在”;“输”应为“书”

    注音文

    有些网络使用者为了偷懒或装可爱,将完整的注音拼音精简化,取注音符号中的声母来代表原本的文字。也就变成了台湾地区特有的网络语言。
例如:我爱我ㄉ家人。—— “ㄉ”应为“的”
例如:ㄋ们好ㄚ!—— “ㄋ”应为“你”;“ㄚ”应为“啊”
    相似音/多字合一

    就是将将多个字合在一起表示的情况,或是使用发音相近的字取代原本的文字。

    例如:酱很好阿!—— “酱”表示“这样”的合音

    例如:偶口以跟你作朋友吗?—— “偶”应为“我”;“口”应为“可”

    例如:3Q —— “3Q”为英文“Thank you”的相似音

    混合语言用语

    例如:嘿咩,就是说阿! —— “嘿咩”是客家话的:“是阿”之意。

    例如:口胡!你还未够班阿! —— “口胡”是一个字,发音“胡”,是香港特有的叹词;你还未够班的大意是“你还不够资格来挑战我”的意思。

    例如:你是我的好麻吉! —— 英文match翻成日语,再翻成中文的音译 

    例:这年头谁不用辜狗写作业? —— “辜狗”是英文Google的中文音译 

    没有格式的文句

    简单的说就是没有加标点符号造成阅读困难的形式。

    例如:一般来说火星文并没有严谨的定义运用上也不局限于网络用语通常只要让人无法立即判定理解的文句皆可泛称为火星文

    (重组后文章:一般来说,“火星文”并没有严谨的定义,运用上也不局限于网络用语,通常只要让人无法立即判定理解的文句皆可泛称为“火星文”。)

    动作标示

    类似表情图案,用文字来表达动作或情绪的用法,通常放在句子最后,并用整个或半个括号框起来。

    例如:我好高兴喔!(大心) —— 出现一个大大的爱心,表示很高兴、很欢喜的意思。

    例如:你走开啦!(踢) —— 表示这句话配合踢人的动作。

    符号标示

    直接使用发音或意义相关的符号来取代字。

    例如:你↓到我了! —— 使用“↓”取代“吓”字

    混和用法

    混和用法由以上各种用法组合而成,是最容易造成阅读困难的语文方式,绝大多数被称为“火星文”的文句都是混和用法所产生的。 

    例如:偶ㄉ电脑坏掉ㄌ害偶一整天都粉sad~ >"< ──(翻译:我的电脑坏掉了,害我一整天都很伤心~) 

    例如:1切斗4幻j,↓b倒挖d! ──(翻译:一切都是幻觉,吓不倒我的!)

    符号表情、象形图案

    一般认为表情符号并不属于火星文。

    “火星文”的明星

    “ORZ”可能是流行最广泛的“火星文”了,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你要说你不明白都会招来一个轻视的白眼。“ORZ”学名叫“失意体前屈”,原指网上流行的表情符号:○| ̄|_,看起来像是一个人跪倒在地上,低着头,一副“天啊,你为何这样对我”的动作,虽然简单却很传神。“失意体前屈”是后来才出现的命名。后来又有人发现用三个英文字母“ORZ”也能“画”出这个动作,O代表人头,R像是人的双手扶在地面Z则是双膝跪地的姿势,组合起来,就是“五体投地”的意思。现在“ORZ”及其各种变体可以表示更多不乏幽默充满创意的文字游戏。 

    orz——这是小孩                        On——这是婴儿

    OTZ——这是大人                        sto——累了,换一边跪

    or2——这是屁股特别翘的                ●rz——这是黑人头先生

    Or2——这是头大身体小的翘屁股          or2=3——这是放了个屁的

    orZ——这是下半身肥大的                曾rz——这是假面超人

    ○rz——这是大头                       Xrz——这是爆炸头

    口rz——豆腐先生                      prz——
    长发垂地的  

    “火星文”的争议

    火星文在台湾出现虽然也有几年了,“火星文”的使用者往往很多都是年轻人,因此广受中文教师的痛恨,每逢大型考试结束就有中文教师撰文报端,痛斥火星文相当可恶,有灭种之虞等等,但是因为学生用网络时间比上中文课时间多得多,火星文还是活得挺好,有种可以燎原的趋势。但引起爆炸性的讨论则始于2006年1月的台湾高中会考(台湾称为“大学学测”),国文考试试题中居然出了火星文考题,其中最有趣的是要学生改正“Orz(五体投地)、3Q(谢谢)”等火星文字。出题老师认为,这是为了贴近学生,改正学生恶习,目的不是要提倡网络用语,但是各界哗然,考生跟老师都不领情。有人指出这些题目很旧,早就逊掉了,也有人认为考生如果家里没计算机,等于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也有人认为这个根本没对错可言,在一片混乱之中还有个惊人的事实:有95%的考生答对这一题!

    大人们对火星文的议论目前仍然没有终止,很多年轻人则说,“s泥门想d太多拉!”(是你们想太多拉!)。毕竟纯粹的火星文无法取代真正的中文,从文言挣脱出来的白话,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之后又兴起繁体变简体,标点符号的规范。“Orz”失意体前屈左边跪,“stQ”失意体前屈右边跪,有左必有右的逆向思维,有意识的自我创造。现在,我们需要的不再是框框架架,而是创造新事物的温床暖枕。不过中文老师们肯定不这么想,所以他们还是忧心忡忡地继续投书报端,比起经历千年抽象的现代文字,火星文更有回复原始象形文字的意味,更像是传达心情的图标,这样来看或许就不会觉得“火星文”是教育堕落的象征。
 
编辑:江洪凌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