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2005年第11期目录

时间:2006-02-22 13:10   来源:



台海要论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摘要)

编辑部吹风
5中国意识的张扬/一鹤

特别关注
6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贾庆林
10牢记历史 开创未来/陈云林
14在二○○五国际华商经贸会议暨第二届世界华商高峰会议上的
  演讲/孙亚夫
17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陈斌华 张勇

特稿
18昙花一现的“新民进党运动”/张文生
 民进党新生代的反省和批判声音,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岛内政坛引起各种各样的反应,有人喝彩,有人鼓噪,有人怀疑,也有人抨击。发起人罗文嘉、段宜康刚开始认为能激起讨论总比没讨论好,并且公开发表“决不放弃”的声明。但是不久,民进党高层要求新生代放弃“新民进党”的提法,一场敲锣打鼓正粉墨登场的戏顿时昙花一现。
21台湾当局如何推动第二阶段“宪改”/杨泽军

新闻发布会
24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

人物专访
28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
  ——专访安然博士/本刊记者 理照路
    纪念台湾光复还有一层现实意义,我们回顾过去的历史就是要说明我们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因为台湾被日本割据就是霸权主义、军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一种表现。我们打败了霸权主义、打败了军国主义、打败了殖民主义就是维护了世界和平。我们今天纪念光复也是向世界呼吁要维护世界和平。

热点透视
30台湾各界对“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反应/龚开国
32台湾当局的困境/文心
    “反腐败、反黑金”曾是民进党攻击国民党的口号。2000年台湾“大选”时,很多选民正是在对国民党的贪腐不满的心态下,将票投给了打着“清廉”招牌的民进党候选人。然而五年下来,台湾民众却看到,执政后的民进党以惊人的速度走向了腐化。从前痛批“金权政治”的民进党快速地建构起庞大而复杂的政商关系网,大批“绿色金主”坐上了“资政”和“顾问”的宝座。

“我看两岸关系”征文
34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特点/孙相东 岳占菊
36两岸一家亲/范海红

经贸广角
37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发展及前景/王金凤
39台湾水果在大陆
   ——访北京春林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政 
/本刊记者 赵楠

金融与保险
42两岸金融改革的问题比较/朱磊
    健全金融监管制度、改善金融机构体制是两岸当前共同面对的挑战。在改善金融机构的过程中,大陆采取的办法是开放外资机构入股国有商业银行,台湾则是将公营银行卖给本地财团。

台商园地
45移居昆山
  ——昆山市台企协常务副会长李宪信印象记/昆台协
    “有些事情努力可以做到,我们一定会去做;还有一些事情并非一个协会或某个人可以改变,但我们依旧时时在想,比如“三通”之于每一个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湾客商的无限作用。”
47创造神话的地方/黄影 杨雨文 王京

大陆记者看台岛
49魅力独特的台湾旅游业/申冬云

交流交往
51菁英的呼唤与期盼 /葛凤章
54发展合作 共创双赢 /王光斌
57连战上海行/虞德亮
    连战夫妇着便装参观南京路步行街,美不胜收的广告灯箱,川流不息的人流,琳琅满目的商品,新颖独特的橱窗设计,使他们目不暇接,在体验了“中华商业第一街”的五光十色后,连战夫妇又抵达上海老城隍庙。连战一行先在湖心亭品茗,民间艺人为连战夫妇剪影,惟妙惟肖,连战显得十分高兴,拉上民间艺人和他留影。

往事觅踪
59台湾光复与厦门/孙玉平

纪实报道
61爱心大接力 联手送光明
  ——台湾同胞首次向大陆捐赠眼角膜/龚伟信

五色土
64巴金:精神的激流/本刊记者 鹤林
    巴金无疑是不死的精神激流。
    他和他的作品会永远流淌着、奔腾着,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心中,在全世界喜爱巴金的人们心中。
66同宗同祖 手足情深
   ——彰浦佛潭杨氏与金门官澳杨氏一脉相承/严利人

文化旅游
67寻找天山的神话/天涯
    她由东至西横贯新疆的中部,将新疆分成南北两个各具特色的区域。 “一山横亘界南北,万古奇雄塞大荒”。天山地理位置如此独特,难怪我总觉得她无处不在。从乌鲁木齐,到天池,到吐鲁番,天山总是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中。白天,雪峰顶着蓝天白云,分不清哪是白云哪是雪;夕阳西下,她又被如醉的霞光镶上一道清透的红边。

69时讯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