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对台局势的重要判断

时间:2005-04-26 16:04   来源: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对当前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形势作出了一个重要判断。他在讲话中指出:“当前,两岸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新的积极因素,台海紧张局势出现了某些缓和的迹象,但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斗争仍然是严峻的、复杂的。”

     去年3月台湾选举以后,岛内形势一度出现十分严峻的局面。“台独”分裂活动气焰十分嚣张。陈水扁在去年“5.20讲话”中,虽然将“制宪”改称“宪改”,并承诺这次“宪改”不涉及“主权、领土、国号”等,但实际上没有放弃通过“宪改”实现“台湾法理独立”的图谋。特别是在台湾“立委”竞选期间,他连续抛出一系列露骨的“台独”主张,诸如,“中华民国是台湾”,“中华民国国号”的最好简称是台湾;台湾“领土”是3万6千平方公里,“台湾主权”属于2300万台湾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另外一国”、“是敌国”,等等,实际上已涵盖了改变台湾地位的几乎所有主要方面。

     在去年台湾“立委”选举之前,台湾当局加紧在文化、教育、历史领域推行“去中国化”活动,通过修改教科书,歪曲历史,宣扬所谓“台湾主体意识”。推动“台湾正名”、“去中国化”。
台湾当局还推动以“台湾”名义争取加入联合国,并以加入世界卫生组织为突破口,试图加入某些国际组织,继续在国际社会进行分裂活动。

     但是,泛蓝在去年底台湾“立法院”选举中获得过半席位,使陈水扁原来想通过“立委”选举泛绿过半,为其实现“法理台独”时间表创造有利条件,为民进党未来在台湾长期执政奠定基础的企图落空。

     为扭转被动局面,陈水扁不得不调整策略,在今年元旦时提出“政党和解、合作和协商”的主张。在“扁宋会”达成的“十点共识”中,陈水扁重申了“四不一没有”和“宪改不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和台海现况的改变”的承诺。

     陈水扁在两岸关系上玩弄虚假缓和一手。他在两岸对话与谈判、“三通”等问题上会作出“缓和”姿态,如筹组所谓“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制定所谓“两岸和平发展纲领”、表示愿意与我商谈“三通”等,以欺骗国际舆论和台湾民众。

     我们在看到形势发展中有利一面的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台海形势仍然是严峻、复杂的。

     台湾当局5月启动“宪政改造工程”后,“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将更为尖锐。今年以来,陈水扁多次鼓吹“坚持民主改革的理想,坚持台湾主体意识主流路线,坚持台湾应该成为正常、完整、伟大的国家”不会改变。

     陈水扁当局启动的“宪改”工程一是推动修改“公投法”。台“行政院”目前制订的修正案,提出把“变更领土”增列为公投法适用事项,同时修改公投提案、受理、审核程序,增加“行政院”发动公投的权利,取消“公投审议委员会”,并大幅降低公投议题提案、连署及通过的门槛。简单地说,就是要修成一个便于官方掌控利用、适用范围广、通过门槛低的“公投法”,为公投“新宪法”打开方便之门。

     二是召开“任务型国大”,复决去年8月23日台“立法院”通过的“修宪案”,使其正式生效。5月14日,台湾将选举产生“任务型国代”,随后召开最后一次所谓“任务型国民代表大会”,复决“8.23”修正案。该案的要害是,决定将原来由“国大”复决“修正案”、“领土变更案”交由台湾地区选举人投票复决,导致了“公投入宪”,并扩大了公投适用范围,实际上意味着台湾一部分人可以决定中国领土变更。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三是陈水扁通过“宪改”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的危险依然存在。台当局将筹组“宪政改造委员会”,下半年将召开“宪政改造全民共识会议”,具体谋划“宪改”的方向和内容。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两岸关系紧张根源并未消除。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因素在增长,要增强信心;另一方面,对形势严峻、复杂的一面不能掉以轻心。 

     全国人大刚刚高票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是我们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重大举措。这部法律,把20多年来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原则立场、方针政策,上升到法律高度;把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神圣使命,上升到国家意志,充分体现了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和绝不容忍“台独”的决心。

     自我启动《反分裂国家法》立法程序以来,台湾当局及“台独”势力不断对我进行污蔑诋毁,极力渲染我企图“武力犯台”,煽动台湾民众对我的敌意,挑动两岸对立。民进党还于3月26日组织了所谓“百万人游行”,陈水扁当局和“台独”势力企图借我制定《反分裂国家法》进一步误导民意,煽动民众与我对立。对此,我们要把陈水扁等“台独”分裂势力与被误导的广大台湾民众严格区分开来,正如胡总书记在四点意见中强调指出的:“‘台独’分裂势力越是想把台湾同胞同我们分隔开来,我们越是要紧密地团结台湾同胞。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尊重他们,信赖他们,依靠他们。”对这一点,我们不仅要有信心,而且要有耐心、有恒心。

     我们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和平统一,关键要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争取台湾民心,要让大多数台湾同胞理解、认同和拥护我们的对台方针政策。我们相信大多数台湾同胞能够理性、客观地理解我们立法的宗旨,感受到我们维护台海和平、改善两岸关系、维护两岸同胞利益的真诚意愿。■

(◎于同也)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