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刊头语

时间:2002-10-15 14:58   来源:
  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论后,两岸关系将往何处发展,这是人们特别关注的。本期有多篇重点文章,继续对“一边一国”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陈水扁今後的动作及其对两岸关系未来的影响。
  本期刊出的专论指出,陈水扁当政两年多来,在两岸关系上推行的路线就是:尽其所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摆脱与大陆的关系,并在国际上、军事上创造条件,企图把海峡两岸变成“两国”。专论分析了陈水扁“走自己的路”的重点措施,强调指出了三点:一是陈水扁的做法不利於台湾的经济发展;二是“一边一国”不可能实现;三是台湾的主流民意是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希望稳定和改善两岸关系,陈水扁的主张是与台湾的主流民意相违背的。本期其它文章也深入分析了陈水扁最近召开的“大溪会议”和“三芝会议”的背景和会议结论,指出了台湾当局今後在处理台湾发展问题和两岸关系上的新动向,对此需要引起重视。
  本期的有关文章指出,陈水扁上台以来,台湾当局的“立国”之说不绝於耳,包括“柔性立国”、“海洋立国”、“人权立国”等;陈水扁最近主持召开的“三芝会议”所得出的结论,正与台湾当局的「立国」行动配套;李登辉的“2008年建国论”和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均预示“台独”势力有可能在2008年铤而走险,甚至悍然宣布成立“台湾共和国”。对此,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对於陈水扁提出的“台湾前途公投”论,有关文章也作了详尽的分析,根据大量的事实和国际法原则,指出“公投”论於法、於理、於情、於事均无一可通,存有“自找根据、自定前提、自许愿景”三大谬误。文章强调,“民族自决”范围不适用於台湾,“住民自决”不符合“国民主权”原理。
台湾当局为了阻挠台商到大陆投资,重提“南向”政策,但是,经济发展本身固有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本期有关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个问题,指出:随着国际分工出现的新动向,台湾产业需要顺利转型,往内地转移将是大势所趋。同时,本刊记者专程到内地的东莞采访,对台商在当地投资的情况进行重点报道。理论和事实都说明,台湾的企业只有和大陆形成互补合作的分工体系,才能在两岸加入WTO 後,适应新的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使企业发展壮大,形成两岸经济双赢的局面。
9月21日是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连续第三次主办大型中秋晚会的香港中华文化城董事长曾庆淮在接受本刊专访时,介绍了有关情况,表达了炎黄子孙盼望祖国强大和海峡两岸骨肉同胞早日团圆的心情。
  本期还专访了前台湾“立法院长”、现任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梁肃戎,他对目前台湾岛内“泛蓝”力量整合情况的观察以及对年底北高两市市长选举的预测,对人深有启发。
  本期还专访了香港港台青年交流促进会主席黄英豪。黄英豪主席最近应邀担任了本刊社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其它委员包括霍震宇、龙子明、姜玉堆、邓佑才等。社务委员会作为本刊的一个谘询架构,将通过参与本刊的工作,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出力。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