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经贸互动]台湾IT产业转型与两岸经贸关系(2002-10)

时间:2002-10-15 14:30   来源:
  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网络与低价IT产品时代的来临,整个国际IT产业链发生重大变化,使以代工生产为主要模式的台湾IT产业步入新的转型期,开始大量向大陆转移。未来台湾IT产业能否向以创新、研发及高端产品制造方向顺利转型,将与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息息相关。
IT产业国际分工的新取向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国际IT产业进入网络时代,个人电脑及传输设备不再作为独立的单元,成为网络的附属品。在网络时代,要求IT硬件产品价格要不断降低、技术要不断突破、功能要不断提高、容量也要不断扩大,促使IT硬件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IT产品的低价化和生命周期的大大缩短,使国际IT跨国公司的全球?局经营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应运而生,成为网络时代IT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新模式。这种生产经营模式要求从研发、制造、组装、运输、存货管理、采购、配送、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加以细致的整合,将生产尽量推近市场,避免IT产品因运输周期或存储过剩,造成价值随着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而降低。供应链管理在80年代末提出,目前已有超过80%的国际跨国公司将供应链管理视为第一选择的管理模式。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以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采用的专业化投资模式,使世界各地许多分散的制造业及销售厂商通过跨国公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全球供应链。
  跨国公司是战后推动国际产业分工及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90年代中后期IT业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改变,促使IT产业全球分工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和外包业务上更注重空间分?和接近市场,更注重成本的节省和价格的降低,因此过去以生命周期理论及雁行分工模式为依据的分工方式被打破。美国所创新和研发的技术与产品,不再完全采取过去那样先由日本至四小龙再至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雁行扩散方式;而是大大压缩在日本或台湾停留的时间,甚至直接跳过日本或台湾转移至中国大陆、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就地生产。同时,在低价竞争策略主导下,生产制造资源将加速向低生产成本地区转移,IT产业链条中的生产制造乃至销售与服务环节,将进一步向市场潜力大、生产成本低、具群聚效应的地区集中,而中国大陆正具备这些优势。有岛内学者因此预测,中国大陆迅速崛起的结果将可能改变整个供应链的形状或链结,进而使全球的生产制造资源以更快的速度向中国大陆倾斜。
台湾IT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IT产业分工体系发生的深远变化,对以代工生产为主的台湾IT产业而言既是机会,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
  从机会来看,在跨国公司纷纷采用供应链管理的形势下,对于中下游的OEM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代工厂商被纳入跨国公司的产品供应链,在其供应链管理条件的苛刻要求下,不仅要担负生产制造的任务,同时还有担当起服务的角色,即要求代工厂商另外还须负责在当地组装、出货甚至提供售后服务。这种转变固然增加了台湾代工厂商的成本与风险,但也增加了台湾厂商向附加价值更高的销售与服务转向的机会。同时,如果台湾厂商能够通过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被纳入跨国公司的供应链,就会产生品牌厂商与接单厂商互相锁定(Locked-in)效应,建立长久而牢固的关系,从而抬高竞争对手进入IT业的门槛,增强国际竞争力。
  但是,除了岛内少数大型IT企业,对于以生产制造见长的岛内多数中小型厂商而言,要符合跨国公司供应链管理的苛刻条件显然有相当的难度。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在于,一是代工生产成本要尽可能低,二是产品要尽可能贴近市场。这二个基本要求,实际上对以台湾岛内为生产基地的IT产业代工生产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台湾IT业一般中下游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持续削弱。台“经建会”委皏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作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台湾以电子零件为主的产业结构,重视成本胜于附加价值,因此,当成本优势被大陆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取代时,原来的优点反而变成缺点。
  其次,台湾擅长的OEM/ODM模式面临国际专业代工厂商(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的压力。EMS与ODM模式的不同在于,前者不负责产品设计,专责接单生产,以生产效率与规模取胜。台湾ODM虽有具备设计能力的优势,但在规模、成本、行销和服务能力上却不如EMS。台湾大型电脑硬件厂商其年营业额最多只在30-60亿美元左右,但美国的大型EMS厂商往往在100-200亿美元左右。EMS具有的规模效应,使其具有极大的采购谈判能力和低价竞争优势,能够在最低的价格和最短的时间内大量为跨国公司供货。无疑,EMS所具备的优势,更符合低价格竞争时代跨国公司的需求。在岛内生产成本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在岛内扩大生产基地取得规模效应的路子显然难以为继。
  第三,岛内上游关键零组件厂商和半导体产业,虽暂不存在成本上的压力,但在跨国公司就近市场供货的要求下,其经营方式及投资?局也须加以大幅度调整。台湾半导体产业尤其是芯片制造业,是目前IT产业的核心与技术含量最高的产业,对于动辄十亿美元左右的芯片制造厂,劳力与土地所?成本无疑只?较小的比例。至少在90年代,台湾半导体制造业?不存在外移的压力,但进入21世纪台湾半导体厂商要求赴大陆投资的呼声却变得十分强烈。其重要原因,就是市场的诱因及上游客户提出了新的要求。台湾半导体产业的龙头企业台积电认为,在大陆的客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台积电如不能将制造版图延伸至大陆,就无法满足大陆及海外客户的需要。
  因此,从90年代后半期,台湾IT产业依靠以本岛作为生产基地、以低成本获得国际代工优势的发展模式面临空前挑战,不得不循传统产业的轨迹,加速生产基地的向外转移。
向大陆地区的大规模转移
  在9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IT产业已开始对外投资,但这时岛内科技厂商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投资动机以获取技术与接近市场为导向,而非为成本节约。这时期的投资,还不能算是产业转移。台湾IT产业开始大规模外移,发生在90年代中期前后,其对外投资地区也转向东亚地区特别是大陆地区,而且转移速度呈加速趋势。在台当局核准的对外投资总额中,电子及电器工业在1991年所?比重仅?6.8%;但到1999年,这一比重迅速上升到22.6%。推动台湾电子产业对外投资迅速增加的主力,正是IT产业,特别是电脑硬件产业。在1994年,台湾信息硬件产业的海外产值所?比重仅20.6%,但这一比例到2000年已高达50.9%,首次超过台湾本土产值;其中在大陆生产值所?比重由1995年的14%迅速增加到2000年的38.6%,2002年第一季进一步扩大至49.4%,岛内产值比重则迅速下降至38.4%。
  从具体产品的外移来看,在90年代中期曾经是台湾信息硬件产品主力的产品,在2000年已大部分转移至海外生产。台湾信息硬件产品在1997年国际市场?有率居世界第一位的主机板、监视器、扫描仪,第二位的笔记型电脑、CD-ROM,第三位的桌上型电脑等,到2000年其绝大部分都已移至海外生产,许多产品的海外生产比例高居8成以上。而步入新世纪之后,台湾IT产业的主力或核心产品也开始出现加速外移的趋向。如直到2000年台湾笔记本电脑的海外生产比例仅6.4%,在大陆的生产尚属空白。但从2001年开始,在国际跨国公司要求下,岛内笔记本电脑厂商大举将生产基地移向大陆,估计2002年其在大陆生产比重很可能将超过其岛内外总产量的50%,产量将达到800万台。台湾新兴起的液晶显示器产业亦复如此,在市场与成本考虑下,也开始在大陆投资。据估计,2002年台湾液晶显示器外移大陆生产比重将由上年的28.4%增为69.4%。
  与此同时,台湾IT产业的核心半导体产业也开始向外转移步伐,除已有台商背景的中芯、宏力在大陆投资8英寸芯片制造厂外,最近台积电也提出在上海设立8英寸芯片厂的申请,相配套的半导体设计、封测业厂商也将大量跟进。因此,从90年代中期后开始的岛内IT产业的外移,无论从规模、速度还是产品领域上看,都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大范围的外移趋势意味着,在整个国际IT产业分工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台湾IT产业正步入一个新的发展与调整期,其发展模式与企业的经营方式都面临着新的考验。
台湾IT产业转型方向的选择
  台湾IT产业的大规模外移,对岛内IT产业的发展生态将造成重大的影响。从目前台湾IT产业外移的形式来看,基本上仍是生产线的外移,即将原来以岛内为主的代工生产基地转移至大陆等低成本地区。这种生产基地的外移,其直接结果,就是岛内生产量的相对减少和台湾IT产业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
  从1997年开始,台湾信息硬件产业的岛内生产产值增长率开始趋缓。在1996年前,台湾岛内信息硬件产业基本保持着2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1997年到2001年的5年间,从1998年和2001年分别出现停滞和衰退状态,其馀3个年份由于笔记本电脑产量的大幅提升,维持在10%左右。产业增长率的放缓,说明台湾信息电子硬件产业已开始由高速增长期转入成熟期。从2000年开始,台湾信息硬件产业产值被大陆超过,在国际上的排名由全球第3位退据第4位。
  从台湾主要信息硬件产品的岛内生产量看,除了笔记本电脑和芯片代工等半导体产品外,大部分产品由于生产基地的外移,其岛内生产量在90年代后半期均出现下滑趋势,像台式电脑、电脑终端机、扫描仪、监视器等产品,在2001年的岛内产量已降低至其生产最高峰的一半以下。与此相对应,已大量转移的IT产品在岛内的出口增长也趋缓。尤其外移比例较大的产品,如监视器、终端机、资讯零组件等出口值处于停滞或滑坡状况。
  随着低价电脑时代的来临,台湾信息硬件产业的利润也越来越低。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坦承,今后岛内信息产业尤其是硬件产业,其未来利润的增长不仅是微利化,甚至将走向“纳米利化”,相当微薄。与岛内生产利润下滑相对比,岛内厂商在海外生产尤其是大陆生产的获利则开始进入收获期,如2002年第一季,岛内零组件厂商台达电、鸿海在大陆的获利分别?其税后利润的82%和46.6%,成为公司获利的重要来源。
  产业增长的趋缓和利润的下降,使岛内信息电子工业的投资意愿开始下降。2001年台湾经济大幅滑坡,岛内投资衰退局面更为严重,整个民间投资衰退幅度高达26.7%,?民间投资比重越来越高的信息电子工业投资也不例外。目前,岛内IT产业除了液晶显示器产业和已在兴建中的12英寸芯片制造业外,缺乏足以吸引民间进行大规模投资的新机会。
  可以说,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全球IT产业生产和供应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台湾IT产业也步入新一波调整和升级时期,产品生产线的大规模外移正是适应这一调整的需要,?由此对岛内IT产业的发展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产生的结果无非有二个,一是如岛内部分人士所担心的那样,导致“产业空洞化”,?由此产生新的结构性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进而影响其政治和经济“安全”;二是如工商界特别是IT产业界所预期的那样,通过生产线的外移和全球?局加速产业升级,使台湾摆脱既有的代工生产模式,迈向更高附加价值和国际竞争力的研发、创新与加值型服务。
  实际上,对于岛内IT产业发展前景的判断,前者的凭借更多是来自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后者则体现了实务和积极的态度。2001年美国因特尔公司总裁贝瑞特(Craig Barrett)访台时指出,正如10年前美国将制造中心转移到台湾一样,因寻求竞争优势而不断转移供应链重心的国际产业变化趋势不会改变,也不是台湾以一己之力就能够抵抗的,与其自怨自艾,不如接受它?且致力提升自身产业地位。台湾传统的代工生产模式,成本、规模、产业聚集效应是其主要竞争优势;但大陆这几个方面已急起直追,而且成本更低、市场规模更大、聚集效应更强。台湾IT产业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转移,不应被视为产业出走,而应被视为其全球影响力的扩张。我们可以看到,象鸿海公司等大量将生产基地转移至大陆的企业,其实力迅速壮大,开始向国际型企业迈进。岛内IT产业不仅利用大陆及海外生产基地沿续了其代工生产模式的生命,而且企业力量的扩大和由以台湾为中心构筑的海外子生产网络的形成,为岛内IT产业摆脱单纯代工模式、向更高层次的研发、服务乃至全球运筹方向的升级奠定了强力基础。
  当然,任务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如果台湾方面继续在大陆经贸政策方面采取限制政策,削弱或阻断两岸在IT产业已趋强化的产业分工关系,结局也可能是另一种方向。在这种结果下,移往大陆的岛内IT台商有可能逐步形成与台商生产关系不大的独立代工体系,且由于接受大陆的代工订单,使其嫁接为大陆信息产业生产体系的组成部分。果如此的话,不仅台湾的传统代工优势加速丧失,岛内产业升级的力量也将遭到大幅削弱。这对于目前于台湾经济有关键意义的IT产业来说,既有优势丧失,新的产业力量与竞争优势又未确立,那么“产业空洞化”的发生便非耸人听闻了。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