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著名作家须一瓜最新中篇小说集《老闺蜜》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9月3日下午,《老闺蜜》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作者须一瓜与著名华裔作家陈河一道做客彼岸书店,与各界读者分享了她的创作经历,以及小说里那些“愤世嫉俗、小恶满怀的老闺蜜”。

须一瓜,当代著名作家。著有《淡绿色的月亮》《提拉米苏》《第五个喷嚏》等中短篇小说集,《太阳黑子》《白口罩》《别人》等小说,并有数十篇小说作品刊发于《人民文学》《收获》等中国优秀文学大刊。曾获华语传媒大奖、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奖、郁达夫文学奖、柔石文学奖等。多部作品进入中国小说年会年度排行榜。2015年,根据其长篇小说《太阳黑子》改编的电影《烈日灼心》引起强烈反响,并斩获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等多种荣誉。
这部中篇小说集,讲述了几个女人之间的生活故事。生活不止烈日灼心,还有无数测不准的阴阳时光——一个生活斑驳、对人间爱情充满怀疑的女孩,尝试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破坏性诱惑,结果把自己弄得全面绝望;一个女人丈夫突然失踪,三年来,她努力寻找他,并因为怀疑自己被放弃而自暴自弃,但三年后真相的来临,她只看到了毁灭的意义;一个女人在丈夫车祸死亡的索赔之后,阴差阳错,孜孜不倦地斤斤计算起丈夫命的价值,并因此走向心理失衡;一对定期约会的老女人,终于在目击一起令人瞩目的自杀事件时,把内心里日积月累的阴霾全面炸裂,就像沼气池一样,臭恶凶险。
须一瓜说:“小说里的女人们,如果生活轨道正常,她们可能统统会变成那对愤世嫉俗、小恶满怀的《老闺蜜》吧。当然,也可能有其他足以扭转命运的元素出现,比如善与美的骤然介入,被真情雷电突击,释放了极大的负能量,命运的轨道拐弯,转入祥和、平静、康宁之境。我并不希望、也不相信《老闺蜜》是女人们一生悲哀情志的终点站。”
《老闺蜜》里的故事几乎都聚焦于人生的非常态状态。作者一向有耐心去感受那沉默的、平淡的、静止卑微的美,也相信那里往往具有更深沉、更真实、更普遍的人性。但也许和经历有关,她比旁人看多了一些,人在非常态下,所显现的真实,这个真实,也许是常态中永远无法显影的。因此,潜心挖掘这里边的逻辑链条,洞察这里的因果缘由,捕捉其蕴含丰富的细节,考究其灵魂深处的粼粼波光,雕塑这里的人性之果,成就了作者另一种的创造乐趣。
在分享会上,须一瓜和读者们分享了自己在小说创作中的感知:“小说,是我们人生的伴手礼。有人会带着它去面对命运之神的各种面孔。它让我们在经验之前有了准备,让我们在经历之后,听到了空谷足音。它会让安逸的人不安了;让不安的人,释然了。总之,我们可以在小说的陪伴下,走过人生各种犄角旮,浏览各种人心风暴,它使我们的生命,有了更辽阔的延展性。当我自己开始写作后,我知道它首先是我自己的伴侣,它搅动、整理着,过滤、沉淀着我所面对的生活,让我有可能去清晰一点、再清晰一点,准确一点再准确一点去把握和我相遇的世界。当然,更好的陪伴也许是,在那个世界的深处,我和你相遇上了,而你,手里或心里,曾经有过我的小说。”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曾这样评价说:“须一瓜是一个有道德想象力的作家,这是非常珍贵的品质。”著名文学评论家施战军则说:“须一瓜通过思辨的力量,展示了一个作家向小说哲学家的精神状态上升的取向。”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曾这样评价须一瓜,她的写作如同破译生活真相,当饰物一层层揭开,生活的尴尬图景就逐渐显形,在她的逼视下,人生的困境和伤痛已经无处藏身。须一瓜把写作还原成了追问的艺术,但同时又告诉我们,生活是禁不起追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