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华栋、陈河、解玺璋、止庵在读书会现场
“写所谓的通俗小说比写一个精英小说更难,通俗小说要给更多的人看,但同时我们又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文学品质。你可以写得天花乱坠,写得像《盗墓笔记》,那不是我们自己的口味,要把故事写得好看,还要保持文学品质,这个是蛮挣扎的事情。”陈河愿意将《甲骨时光》称作通俗小说,但也表示这本小说写起来很难。
日前,著名华裔作家陈河长篇新作《甲骨时光》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9月4日下午,《甲骨时光》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作者陈河与著名学者解玺璋、止庵,著名文学评论家邱华栋一道做客单向空间书店,与各界读者分享了他的创作经历,畅谈历史与小说之间的关系。
陈河,1958年生于浙江温州。1999年移民加拿大,定居多伦多。曾创作长篇小说《红白黑》《沙捞越战事》《布偶》《米罗山营地》《在暗夜中欢笑》,中短篇小说《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西尼罗症》《我是一只小小鸟》《南方兵营》等多种作品,并荣获第一届郁达夫小说奖、《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第二届华侨文学主体作品奖、《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等多种荣誉。
近几年来,陈河的创作产量极高,水准一流,尤其在发掘历史的写作方面,视野宽阔,史料扎实,文学架构极具现代性,开拓出了别开生面的文学风景。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评价他“在很多方面超出了我们的知识、经验和想象”;著名作家王安忆评价他“写得非常不一样,很蓬勃,是一片眼熟中的一个陌生”;著名作家麦家则在读过《甲骨时光》之后,赞叹“他让艺术的想象力飞上了历史的天空”。
《甲骨时光》是陈河的最新长篇力作,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甲骨文专家杨鸣条受傅斯年所托,来到安阳调查、发掘殷墟甲骨的故事。杨鸣条抵达安阳之后,发现这里是一个布满历史雾障的迷宫,充满梦幻、欲望、阴谋和暴力。接着,他遇见了一连串的人物:伪刻高手蓝保光、骑白马的加拿大牧师明义士、日本人青木、一边教书一边演戏的前女友梅冰枝、患麻疯病的蓝保光母亲,所有人的活动都和地下埋藏的甲骨有着密切联系。此后的十几年,杨鸣条在安阳遭遇到一连串神奇的事件,最终凭借灵异感应和天才的推算找到了商朝的甲骨典籍宝库……
本书首发于《江南》杂志2016年第2期,甫一问世即备受各界关注。在陈河的笔下,时光回溯到抗战的硝烟之中,一批爱国人士怀抱着历史使命在危难之际聚集到一起,围绕殷墟甲骨文物,展开了一场百转千回的民族文化保卫战。陈河并不满足于他既有的创作高地,这一次,他将笔触探伸至一个文学创作中鲜见的领域,在中国古老文明的神秘地带跋涉,在纪实与虚构之间,重塑了国人的勇气、智慧与气节。
大仲马曾经说过:“历史是什么,不过是我用来挂小说的钉子。”陈河正是用历史的钉子,挂起了一幅奇谲瑰丽的小说画面。这部小说里的事件和人物都有真实的历史依据,作者用了四年的时间在烟波浩渺的中外史料中寻找着故事的每一条线索。在写作的手法上,又并不拘泥于真实,而是创造出一个充满奇异想象、象征、幻觉氛围的艺术世界,将叙述之手伸入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最神秘动人的深处。小说中涉及到考古学、天文学、语言文字学等诸多领域,这样的主题与创作手法,对陈河来说是一次智性的考验,也是少有人能把控的一种写作。因此显得难能可贵。
谈到本书的创作动机时,陈河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便想,今生要写一本有神奇故事的好看的通俗小说。这个想法和当时自己追求的所谓纯文学的意愿有冲突,因此把它想成是很久以后要做的事情。没有想到,这颗被埋在很远的时间里的种子没有死掉,多年之后居然开始发芽了。2011年我到北京参加活动,中间有一段空隙,便安排了这个时间去河南安阳看殷墟。在博物馆的土地上,我四顾殷墟遗址,感觉到了历史的巨大气场。当天晚上,我在安阳宾馆里读完了李济写的那本《安阳》,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它让我感觉到安阳是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我的潜意识开始察觉到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故事。”
在分享会现场,著名学者解玺璋说:“一个历史小说在处理素材的时候,虽然经过了文学加工,但是给予读者的感受,其实是双重的,一个是历史的,一个就是文学的。我觉得文学其实是跟历史插上一个翅膀,如果没有这个文学的东西,那你可能走不远。陈河在这部小说中的表现手段非常巧妙,它不是精英化的,它讲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著名学者止庵则说:“一个作家在写作历史小说的时候实际上运用有两种东西,一种是还原的想象力,一种是虚构的想象力。陈河的小说主要运用的是还原的想象力,写小说的时候是充分照顾到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这个小说在叙事上没有设置什么障碍,线索都很清楚。小说里面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关于殷商时代的,一个是关于二三十年代的考古故事,这两个故事写得都很有意思,我个人更喜欢殷商时代的故事。”著名文学评论家邱华栋则说:“陈河想写一本通俗小说,看上去像是对甲骨的发掘,甚至是对古代的想象,但是所有的想象最终归结为在座的诸位。陈河的作品体现了这样的感觉,我们中国人有这样的历史,我们中国人有这样的文化记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我认为陈河是一个典范。”
陈河笑谈自己“花了洪荒之力写了这本书,现在还要花洪荒之力把书推荐给读者”。“现在想想,我觉得《甲骨时光》这个书稿好像真的是事先存在的,只是埋藏在一个什么地方,就像那些甲骨片深深埋在安阳的土地下面一样,或者说这个小说在甲骨文形成的时期,已经存在于银河系一个星球上,在时空中飘浮着。这样的小说只有付出坚韧不拔的劳动,加上时间和耐心,还要有来自星云外的运气,才有可能把它发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