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8月18日,孙学丽(鹤蜚)长篇报告文学《大机车》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长篇报告文学《大机车》 作者:孙学丽(鹤蜚)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2016年8月18日,孙学丽(鹤蜚)长篇报告文学《大机车》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办,大连市文联协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大连文联党组书记何明洲出席会议并讲话。评论家雷达、白烨、梁鸿鹰、胡平、李炳银、张陵、刘玉琴、彭程、周建新、李青松等与会研讨。
何建明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能震撼人心的报告文学作品不多见,无论是少被关注的工业题材,还是广受关注的农村题材,都很难真正拨动读者心弦触及人们的灵魂,究其根由,就是作家满足于飘浮远观,不能深入、投入所选择的领域去探究本质。优秀的工业题材,尤其是机车工业题材作品更为稀缺。实际上,当今中国,巨变的社会生活为报告文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尤其是近年来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为作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的兴盛是世界性的文学潮流,作家鹤蜚准确地把握了当下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创作的大好时机,通过扎实的采访和充满激情的写作,完成了这样一部优秀的长篇作品,非常难得。
《大机车》是作家孙学丽(鹤蜚)在历时两年多的采访基础上创作完成,以中国机车工业的优秀代表——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初建、发展、壮大,以及他们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走向世界而不懈奋斗为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
中国北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是我国建立最早的机车工厂,是中国机车摇篮和民族工业的代表,是我国惟一能同时研制和生产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柴油机、城市轨道车辆的国家重点大型企业,创造了中国机车多个世界第一,被誉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为大机车题词“机车摇篮”。 可以说,大机车是叙述中国故事的典范,她所彰显的精神是当今社会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