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南京:被撕裂的记忆》引进中文版

时间:2016-08-10 08:3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南京:被撕裂的记忆》作者松冈环在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章红雨 摄

  本报讯 (记者章红雨)8月6日上午,《南京:被撕裂的记忆》版权引进仪式在中国外文局举行。该书因记录与南京大屠杀300多名受害者和250多名加害者的证言受到国际社会关注。

  该书作者松冈环介绍说,该书内容来自过去30年间她出版的5本中、日文相关书籍。书中既有南京大屠杀受害者证言,也有加害者日本老兵的证言,双方证言在时间、地点等具体细节上高度一致,印证了日军侵华的历史事实。

  据了解,2016年4月,英文版《南京:被撕裂的记忆》首次在加拿大多伦多发布后,引发热议。新世界出版社闻讯第一时间联系松冈环并获得中文版权。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表示,该书中文版将于明年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之际出版。该书可以让更多的中国读者从国际化视角来重新看待这一段暴行与历史,将为国内研究者提供全新的依据和视角。

  新世界出版社引进出版《南京:被撕裂的记忆》受到有关人士关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罗存康认为,《南京:被撕裂的记忆》一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我们研究历史、传播历史。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重大题材项目负责人、大型纪录片《1937 南京记忆》《东方主战场》的总导演闫东讲述了他在《1937 南京记忆》制作和拍摄过程中与松冈环接触的经历。他认为,拍摄纪录片的初衷和松冈环写作的目的是一致的,即每个人、每个国家都应铭记真实的历史。

  活动现场,新世界出版社社长王君校、总编辑张海鸥等向松冈环赠送中、英、日3种文字出版的《1937 南京记忆》图书。

  ■延伸阅读

  日本作者松冈环:著书是为还原日军侵华历史

  □本报记者 章红雨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请问你当初做这件事的想法是什么?

  松冈环:我在关西大学历史系读书时,知道有南京大屠杀、侵华战争的说法,但是没有具体的内容,仅作常识掌握。后来任职小学老师时,教科书上也没有这段历史的描述,学生们问我南京大屠杀历史是怎么回事,我回答不上来,这使我感到有必要搞清楚历史真相,把它告诉孩子们。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你觉得做这件事的意义在哪里?

  松冈环:1988年,我第一次来到南京搜集受害者、加害者证言,至今来中国已有90多次。之所以花费数十年做这件事,就是要告诉日本的年轻人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当前,日本有些人否认南京大屠杀,我希望通过加害者证言、受害者证言,印证这场大屠杀的存在。还有,日本国内很多人不清楚受害者的痛苦,把真相告诉大家,不仅对日本年轻人,对全世界的年轻人也是必要的,那就是和平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文版《南京:被撕裂的记忆》明年将与中国读者见面,你此时的心情怎样?

  松冈环: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我学习汉语多年,记得1988年到南京搜集证言时,有位叫李秀英的受害者对我说,那段经历让她到现在看到日本人,心里依然很不舒服。这句话对我震动很大,我认为这是中国人的真实想法,如果我能用汉语去安慰受害者,他们也许会舒服些。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