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延安文艺大系》包头书博会新书首发

时间:2016-07-29 08:02   来源:凤凰读书

  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图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延安文艺大系》历时5年,终于问世,2016年7月28日,在包头书博会上,《延安文艺大系》隆重首发。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朱建纲、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图书编者曹桂芳等嘉宾出席了此次新书首发式。发布会上,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向包头市图书馆捐赠《延安文艺大系》图书一套,以支持包头的书香文化,吸引读者重温红色经典。

  建国后第一次最全面完整地展示延安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的大型革命历史文献丛书

  据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刘清华介绍,《延安文艺大系》由《求是》杂志社原副总编辑刘润为任总主编,贺敬之、黎辛、陈晋任顾问。全系收录了1936年秋到1949年7月,在延安以及陕甘宁边区生活、学习、工作与考察过的人,当时所写作、翻译、发表、演出、展览以及出版的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的各个门类的文学、艺术作品总计1200万字(含图片1300多张),共17卷28分册。

  刘清华说,《延安文艺大系》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既全面展示了延安时期的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的成就,又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延安文艺研究的水平和成果,对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文艺领导工作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文学艺术家的创作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翻译史等领域的专家开展研究工作必不可少而且最信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其文献价值随着各项研究的深入,会日益凸显出来。

  《延安文艺大系》编辑徐应才说,相较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延安文艺系列丛书”,和其他年代的延安文艺类丛书,这套《延安文艺大系》无论是从内容、体例、完备程度、作品质量、专家团队上,都超出了之前的丛书,“《延安文艺大系》堪称一套红色经典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建国后第一次最全面最完整地展示延安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的大型革命历史文献丛书。”

  曹桂芳评论,《延安文艺大系》全套书所收录的各种体裁的文学艺术作品,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记录下了中国革命延安时期的光辉历史,沉淀下来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延安精神,“今天《延安文艺大系》的出版,是对延安文艺座谈会最好的纪念。”

  《延安文艺大系》系湖南几代出版人先后接力的成果

  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朱建纲说,《延安文艺大系》的首发,让人振奋,由湖南出版来完成这件事,更让人惊喜。

  延安文艺和湖南有着怎样的渊源?

  朱建纲介绍说,其实,延安文艺作品的出版,早就与湖南出版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一大批延安文学艺术家的平反、恢复名誉和工作,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他们组织起了延安文艺研究会,主办了《延安文艺研究》杂志,并且策划、编辑出了《延安文艺丛书》的《文艺理论卷》《小说卷》(上)、《小说卷》(下)、《散文卷》《诗歌卷》《报告文学卷》。这一消息传到了时任湖南出版局局长胡真的耳朵里,他和副局长胡代炜都来自延安,两人商量后,立即带着编辑赶赴北京,无条件地把《延安文艺丛书》的出版事宜担承了下来,它为湖南后来出版《延安文艺大系》缔结了坚实的基础。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刘清华说,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湖南的出版人就陆续推出了“延安文艺系列丛书”,今天的大系正是在“延安文艺丛书”的基础上,扩充、调整、修正、完善而成。“时来天地皆同力,大系完全是湖南几代出版人先后接力的成果”。

  一套《延安文艺大系》,是所有参与专家们心血的结晶。责编徐应才介绍说,贺敬之、黎辛两位老延安,一再叮嘱出版社要选精选好作品,千万不要把差的选进,把好的丢掉,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在接受湖南文艺出版社的编委会顾问的聘任时说,一定要把《延安文艺大系》做成信实可靠的革命历史文献。

  《文艺理论卷》的孙国林主编,出于对延安文艺的深厚感情,不顾自己八十高龄,毅然接受主编《文艺理论卷》的繁重任务,完成后书稿上面,既有对原件不清晰文字的补正,也有先生用钢笔一笔一划做出的注释,“我们后来才知道, 去年8月,也就是我们收到书稿不久,先生即已驾鹤仙游!”徐应才感慨,“原来,先生是在癌症晚期中,带病选编好《文艺理论卷》的”。

  年近80的大系《诗歌卷》主编、《文艺史料卷》的主撰曹桂芳先生,出席了此次新书首发式,现场回忆了图书出版中的点滴艰辛和编校轶事。

  《延安文艺大系》是根植于生活土壤的人民文艺高峰

  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朱建纲在首发式上发言,祝贺《延安文艺大系》的出版。

  出版《延安文艺大系》是一种记录革命历史的方式,它传递和弘扬了延安精神。延安文艺是在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引下繁荣起来的,可以说是党领导的人民文艺事业的一座高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1937年至1945年,是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可歌可泣的八年,在延安,中国人民取得了八年持久抗战的胜利,在延安,党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建立了革命领导核心;在延安,面对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党指挥人民军队进行强有力的反攻,直到解放全中国。

  大系总主编刘润为说,这是中国革命延安时期的光辉历史,活跃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每一个人,都是不折不扣的艰苦奋斗者,艰苦奋斗,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积淀下来的延安精神。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延安文艺大系》,“全方位地信实地记录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这段辉煌的历史,传递下了延安精神这一红色基因”。

  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朱建纲评价,从创作层面来看,《延安文艺大系》给我们当今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说明文艺创作不能没有党的坚强的领导,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不能游离现实的生活,作品是鱼,生活是水,只有深潜,才能捉到大鱼。广大文学艺术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积极下乡,下部队,不计名利,不畏艰难,深入鲜活的生活里汲取养料,自己的世界观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于是,人民群众成为了他们呕心沥血的作品的主人公,把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走出了一条中国文艺的大道,同时铸就起人民文艺的高峰。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延安文艺大系》丛书策划人龚曙光认为,作为党的出版机构,要有使命感和担当,时刻向中央看齐,把握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牢记意识形态的责任。“要做出版家,不要做出版商”这是出版业最鼓舞人的口号,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出版了《延安文艺大系》这套丛书,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文化盛举。

  附:《延安文艺大系》责编访谈

  1、“延安文艺大系”的策划、出版 背后有哪些缘由?

  答: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2016 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也是毛泽东主席逝世 40 周年。 1937年至1945年,是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 本帝国主义的可歌可泣的8年,期间,延安时期的文学艺术家们创作出了许许多多反映军队和人民抗日的作品;延安文艺与 井冈山时期的苏区文艺是血脉相连的,中 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将苏区文艺的薪火 传到了陕甘宁边区和延安;延安文艺是在 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文艺 思想的指引下繁荣起来的,可以说是党领 导的人民文艺事业的一座高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基于以上这些情愫,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延安文艺大系” 这套鸿篇巨著。

  2、请您介绍一下“延安文艺大 系”丛书底本、体例等相关编辑情况。

  答:“延安文艺大系”以上世纪 80 年代的 “延安文化丛书”为底本,并在这一基础上 不断扩充、调整、修正、完善而成,可谓是 几代学人和出版人几十年的心血结晶。 其选录了1936年秋至1949年7月,在延安 以及陕甘宁边区生活、学习、工作与考察 过的人,当时所写作、翻译、发表、演出、展 览以及出版的各类文学、艺术作品1200万 字,它们都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全套书共17卷28分册,卷次如下:《延安文 艺史卷》(上下)、《文艺理论卷》(上中下)、 《小说卷》(上下)、《散文卷》、《诗歌卷》、 《报告文学卷》、《秧歌剧卷》(上下)、《歌剧 卷》(上下)、《话剧卷》(上下)、《戏曲卷》 (上下)、《音乐卷》(上下)、《美术卷》、《电 影、摄影卷》、《舞蹈、曲艺、杂技卷》、《民间 文艺卷》、《译文卷》(上下)、《文艺史料卷》 (上下)。它既全面展示了延安时期的文 学、艺术的各个门类的成就,又反映了新 的历史时期延安文艺研究的水平和成果, 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对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做出“结 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形成, 推动了延安时期的文艺繁荣。“背靠专家、 面对资料”是编辑此类大型出版物的经验。“延安文艺大系”由原《求是》杂志副总编辑、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润为任总主编,贺敬之、黎辛、陈晋任顾问。正因为有这类专家团队的付出与把关,才能呈现如此规模庞大、内容 上乘的佳作。

  3、“延安文艺大系”遵循了哪些编辑宗旨,它想向读者传达什么声音?

  答:“记录革命历史,弘扬延安精神”正是“延安文艺大系”的编辑宗旨。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福地。在延安,中国共产党人发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 完成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在延安,党面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毫不动摇地走群 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了民 主、和谐的新民主主义天地;在延安,诞生了党的文艺思想的经典文献《在延安文艺 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延安,中国人民取得 了八年持久抗战的胜利;在延安,毛泽东 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顾个人安危,勇 赴重庆谈判;在延安,党召开了第七次代 表大会,建立了革命领导核心;在延安,面 对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党指挥人民军队进行强有力的反攻,直到解放全中国;在延安,党、军队和地方的干部,响应毛泽东的 号召,时刻“站在最前线”,工作上吃苦在前,生活上与战士、群众打成一片。这是中国革命延安时期的光辉历史,活跃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每一个人,都是不折不扣的 艰苦奋斗者;艰苦奋斗,就是老一辈无产 阶级革命家们积淀下来的延安精神。文学是生活的反映,“延安文艺大系”选录的 各种门类的文学艺术作品,从各个角度, 全方位如实地记录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 这段辉煌的历史,传递下了延安精神这一 红色基因。

  4、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我 们该如何看待“延安文艺大系”?

  答:“延安文艺大系”的出版意义在当今 社会尤为凸显。从文化价值来看,延安文 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 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世界优秀 文化的组成部分。“延安文艺大系”所收录 的作品,都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载体,是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结晶。党在延安十年, 抗战就有八年,“延安文艺大系”所收录的 很多文学艺术作品,反映的就是党领导人民顽强抗击日本侵略,最终与全国军民一 起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生活的,它们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抵御外侮的真实写 照,必将溶入中华民族不竭的血液。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中,各国优秀的文学艺术家,如爱伦堡,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 的文艺作品,它们已经成为世界优秀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延安文学艺术家反 映人民军队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文艺作品, 是这一部分中不可缺少的。

  5、就文献意义而言,“延安 文艺大系”的出版价值体现在哪里?

  答:延安文艺大系”是一部大型的、珍贵 的中国革命历史文献丛书。它是研究中 国共产党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 学史的各路专家必不可少的第一手资料。延安文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文艺,而是民族解放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年代的革 命文艺。战争,用战争的手段去赢得民族 解放和人民解放,是当时压倒一切的大 局。其他各条战线、各项工作,都必须服 从、服务于这个大局。革命文艺工作者是 拿笔的战士,拿枪的战士。战事紧迫时, 他们要冲上火线,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斗。 而当他们拿起笔来时,也是要以笔为刀 枪,让它迅捷地发挥团结人民、教育人民, 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作用。“延安文艺大 系”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记录下中国革命 延安时期的光辉历史,沉淀下来老一辈革 命家的延安精神。

  “延安文艺大系”对于当前 文学创作,有哪些借鉴意义?

  答:延安文艺是在党的正确的文艺路 线、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 引下繁荣起来的,是根植在生活土壤的人民文艺的高峰。广大文学艺术家,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积极下乡,下部队, 不计名利,不畏艰难,深入鲜活的生活里 汲取养料,自己的世界观也随之发生重 大变化。于是,人民群众成为他们呕心 沥血的作品的主人公,把颠倒的历史扳 正过来,走出了一条中国文艺的大道, 铸就起人民文艺的高峰。这给我们当今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 说明文艺创作不能没有党的坚强领导, 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不能游离现实生活, 作品是鱼,生活是水,只有深潜,才能捉 到大鱼。 延安文艺是在党的正确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引下繁荣起来的,是根植在生活 土壤的人民文艺的高峰。广大文学艺术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积极下乡,下部队,不计名利,不畏艰难, 深入鲜活的生活里汲取养料,自己的世界观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于是,人民群众成为他们呕心沥血的作品 的主人公,把颠倒的历史扳正过来,走出了一条中国文艺的大道,铸就起人民文艺的高峰。在这一背景下, 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延安文艺大系”显得尤为重要。

  ■受访人:徐应才(“延安文艺大系”丛书编辑)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