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汪注老子》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 新解"道"、"德"、"无"、"玄"

时间:2016-06-13 07:21   来源:凤凰读书

  5月23日,由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汪注老子》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副社长李春生,和来自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安徽大学、中国先秦史学会等单位的十余名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出席会议。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和道教的经典,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也是世界文化经典。对《老子》进行诠注的注本,中外古今,不计其数。但是,由于汉代之后的多种注本中关键字的基本概念不清晰,使得《老子》难读难懂。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汪注老子》一书分为两大部分:勘考要义和《老子》对勘注译。作者从甲骨文、金文和简帛文字入手,还原老子智慧的要点,并且对关键字逐一进行考证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多个重要版本的考据和比对,对《老子》全文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注译。

  本书遵循"近古较真"的原则,选用考古的版本郭店简和帛书《老子》作为主要依据。作者在一般训诂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方法--比较文字法,进一步从造字的初衷探求关键字的本义。他从先秦的甲骨文、金文开始,中经先秦竹简和汉代帛书,再到《说文解字》等典籍,系统地对字的形成与演变进行了详尽深入的考据、比对、实证,以考释的字义作为注释《老子》的依据,并在哲学涵义上对"道"、"德"、"无"、"玄"四个关键字大胆地作出了与众不同的新解。作者认为注重《老子》关键字的本意是解读经典的关键,《老子》是先秦时期出现的论述客观事物、论述辩证思维的哲学经典,是一本规律论、认识论。

  作者汪致正先生是多学科独立研究学者,在中国哲学、世界历史、经济研究、会计方法、科技创新、文学翻译、装帧设计和英汉工具书等领域均有著述或应用成果。他喜欢探究不同学科的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提出了"整体学"概念。2006年,曾在人民出版社出版《易学津梁》一书,得到任继愈先生的高度评价和强烈推荐。

  本书作者的这种研究方法与众不同,带有明显的"汪注"色彩,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认同。一百零一岁的马识途先生题写书名;我国知名学者钱耕森先生亲自作序;2015年在夏威夷大学召开的中国哲学专题研讨会上,这种研究《老子》的成果与观点受到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作者力图"得真经,求真义",致力于恢复《老子》的本来面目并大力传承弘扬,并通过考证关键字探知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中的关键字的字义是大体清晰、便于交流的。他独辟蹊径、追本溯源,在《老子》研究当中日益精进,终于自成一家,形成了创新的成果。《汪注老子》一书的出版是对《老子》与老子学发展独创性的新贡献。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