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雅莲
“《蜻蜓眼》是我个人创作史上一部很重要的书,3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相遇,我听到了这个故事。我将与它的相遇看成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命运之神眷顾我,让我与它相遇。”5月29日,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举办的曹文轩的文学世界暨长篇小说《蜻蜓眼》首发式在北京字里行间书店举行。曹文轩精心准备了一份2000多字的发言稿,很有感情地念给现场观众。
出席重要活动,曹文轩的认真和庄重是出了名的。因为天气炎热,在《蜻蜓眼》首发式开始前为读者签名时,曹文轩还穿着衬衫,但活动正式开始后,又特意穿上西装。而且,在出席活动、接受采访时,曹文轩总是早早地赶到。因为得知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来书店,现场众多读者等候签名留念。
《蜻蜓眼》首发于《人民文学》杂志2016年第六期。据《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介绍:两个月以前,就有人打听第六期什么时候能出版,后来杂志社在微信公众号做了一个签名预订,非常火爆。“这也是《人民文学》第一次为作品举办首发式。”
《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李东华将《蜻蜓眼》拿给施战军,他看完后只说了一句话:“真好,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故事讲述的是,上海丝绸工厂主的儿子杜梅溪,在法国马赛偶遇法国女子奥莎妮,娶其为妻。“二战”期间,杜梅溪偕妻回到上海。小说以小孙女阿梅的成长为主要线索,从孩子的视角勾勒出那个特殊年代一家人的相扶相帮。据悉,《蜻蜓眼》图书将于半个月后由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
“像《蜻蜓眼》这样的故事,我只能去端庄自己的写作姿态,用庄重的语调去书写,事实上我的写作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姿态,我不太善于,也不太喜欢,甚至很不喜欢那种油腔滑调的写作语调。”曹文轩说。
自从荣获国际安徒生奖后,曹文轩常常在紧张的状态中度过每一天。起初他非常希望自己的生活尽快恢复平静,潜心写一部新长篇,希望8月去新西兰领奖时,带上这份最重要的礼物。“我原来发誓,即使‘冒着枪林弹雨’也要完成这部长篇小说,但现在看能否按时完成很难说。新长篇讲述的是关于留守儿童的故事,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患老年痴呆症的奶奶走丢,哥哥、妹妹带着家里的一只羊、一只鹅踏上了寻找奶奶的道路。”虽然时间完全被打乱,许多事情都身不由己,但曹文轩依然希望能在8月完成这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