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莎士比亚全集 英汉双语本”发布暨莎翁名段中译文征集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时间:2016-04-27 13:07   来源:凤凰读书

  活动现场

  正值英国伟大文学家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 “莎士比亚全集 英汉双语本”发布暨莎翁名段中译文征集于4月22号在中华世纪坛三号厅拉开序幕。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永恒的莎士比亚”,由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CRI NEWSPlus)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FLTRP)主办,并得到中国翻译研究院(CATL)及中国翻译协会(TAC)的大力支持。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公使、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主任艾琳艾琳公使发言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公使、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主任艾琳(Carma Elliot),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艺术与创意产业总监马昌(Nick Marchand),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总监关娟娟,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分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辜正坤,知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胡壮麟,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名誉社长李朋义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蔡剑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总监关娟娟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艺术与创意产业总监马昌

  本次发布的《莎士比亚全集 英汉双语本双语本》共39册,由国内最大的外语图书出版机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后称外研社)出版。该套全集英文原本由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于2007年推出,国际权威莎学专家Jonathan Bate 和Eric Rasmussen担任主编,是著名的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300多年来的首次全面修订。此版本以其修订之严谨、编辑之精审、注释之详略得当而广受赞誉。外研社于2008年着手全集的翻译工作,力邀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辜正坤担任翻译版主编,译者团队包括许渊冲、彭镜禧、曹明伦、罗选民、张冲等华语翻译界和莎学界许多知名学者,和中青年才俊。

  全集收录了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所有作品。辜正坤教授表示:“与众多莎士比亚中译本相比,该版本尽量接近原作整体风格,以诗体译诗体,以散体译散体,并在传承现有中译本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读者的审美趣味,增强中译本的可读性。我们希望美是这套译本的突出特点。”

  嘉宾为《莎士比亚全集 英汉双语本双语本》揭幕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公使、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主任艾琳表示:“我们机构最新的调查显示,莎士比亚比我们的贝克汉姆或女王都具有代表性。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在学习莎士比亚;他的作品被译成上百种语言。对于我们来说,莎士比亚是英国长久不息的文化交流代表,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其逝世400周年再合适不过。”

  发布会之后,紧接着举行了“不可不读的莎士比亚:莎翁名段中译文征集”启动会。该活动将选取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剧作片段和十四行诗,面向大众线上征集中文译文,参与者可通过“外研社英语学习”微信公众号(“艺述英国”微信公众号、“英语环球 NEWSPlus”微信公众号)及对应的网站shakespeare.fltrp.com上传译文,最终入选的译文将由外研社集册出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蔡剑峰

  启动仪式结束以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蔡剑峰先生接受了媒体的简短采访。问及在朱生豪的译本已被大众认可的情况,外研社如何策划自己的译本以及在此过程中是否考虑过风险,蔡剑锋表示,在整个莎学界,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所采用的版本(被称作“皇家版”)都是最正宗和最权威的。科学无止境,艺术也要追求百花齐放,翻译里允许不同,而此番外研社想要做的就是在现有条件下,用诗体的翻译来呈现莎翁文学的美。出版社也是企业,企业是习惯了风险的,与此同时他也相信创新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愿意接受这种风险。

  而对于译者团队有23人,大家对于翻译风格不一致上的担心,蔡社长表现得十分自信,“我们有统一的主编和编辑团队,编辑团队就是服务于译者团队,在翻译过程中提供各种支持的,这就保证了统一性。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每一个译者不一样,我们愿意包容和吸纳这种不同,莎士比亚本来就是要跟民众接触的,我们这一次也希望在译者团队水平很高的情况下追求多姿多彩,也是我们这个译本的特色。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