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电视剧的一切优点都与小说有关——蒋胜男《芈月传》研讨会在京举行

时间:2016-04-11 10:35   来源:凤凰读书

  《芈月传》是中国网络文学界当前的代表性作品,是由网络作家蒋胜男原创、浙江文艺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的女性大历史小说。现已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入“2015年度优秀原创网络文学作品”,但是,根据它改编的同名影视剧却受到大量贬议。2016年4月7日上午,位于北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馆高朋满座、名家云集,一场关于《芈月传》原著小说的文学讨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臧军,著名文学评论家群体及其他相关各领域知名人士:雷达、白烨、施战军、王干、梁鸿鹰、马季、俞虹、肖惊鸿、任平、方宏进等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崎嵘主持,各与会专家依次发言,讨论过程中各专家多次谈到小说与电视剧的差异。与电视剧导演郑晓龙在台湾首播日采访所说“原作价值观有问题,芈月内心龌龊、心机很重,人物和故事混乱,早知如此纷扰,宁可不拍《芈月》”的言论大相径庭,大量专家都对原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是继姚雪垠、唐浩明、二月河以来历史小说又一个新高峰。并不同程度地对电视剧表达了失望和否定,觉得电视剧的出现,对原小说是一种极大的庸俗化和矮化。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甚至语出惊人:“《芈月传》电视剧的一切优点都与小说有关,电视剧的一切缺点都与小说无关”,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一下将整个研讨会的气氛和讨论引向高潮。

  据介绍,《芈月传》出版后受到市场热捧,目前已经销售了140万册,腾讯阅读及收藏量达800万套,同时也得到诸多海外出版社的青睐,特别是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出版社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目前已签署了多项海外版权输出协议。

  研讨会上,阎晶明首先发言说:“网络文学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下与影视结合最为紧密的文化现象,近些年火爆的大型电视剧几乎都出自这类作品,说明了它们在艺术上的征服力,它不但可以给你阅读的美感,而且它还可以给你很多的启发,是一个丰富的宝库。”而臧军说:“作为网络作家,蒋胜男表达的历史,除了运用网络文学特有的艺术手法之外,还采用了传统文学的创作路子,两者做有机地结合。她的作品能把握历史格局,关注人物命运,注重传统叙事,显得非常的厚重和大气。但小说中的很多元素,其实是电视剧无法呈现的。”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雷达认为,《芈月传》之类的网络作品影响到了整个文学评价的体系。

  评论家白烨也对《芈月传》表达了特殊的称赞:“有案可稽的历史事实,铺锦列绣的语言文笔,以及信手拈来的用典能力,都体现了作者不俗的历史功底与文学造诣。而且从作品上看,人物情感纠葛,心理特点写得很细致。所以我就说电视剧的很多优点,都跟小说有关,电视剧的很多缺点,都跟小说无关。”《文艺报》总编梁鸿鹰则表达了对蒋胜男小说观的认可:“人物所反映的那种东西,我觉得她是正面的,很正能量。她没有把精力都花在摧毁、扭曲、泯灭,没有放在这些方面。”梁总编在研讨时还幽默地展示了他做的很多对《芈月传》精彩处的读书笔记,引得全场一片笑声。《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说:“《芈月传》的语言,表述方式,确实是中国最精华小说的表现方式。它不仅是芈月自己的一个传记,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精神,天地观、世界观,还有人学观。”来自《小说选刊》的副主编王干说:“胜男用一个女性的视角,去解构一个女性的世界,重新在这个女性世界里面,掌握男性世界的规则。”

  同样来自中国作协创研部的研究员肖惊鸿说:“《芈月传》的成功,主要是通过主要人物芈月来实现的。她独立,她勇敢,她自信,具有强烈的女性觉醒意识。电视剧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文本,方向是不一致的。电视剧《芈月传》,倒是未能脱离传统历史书写的窠臼。”

  中国作家网副主编马季说:“《芈月传》的出现,是有特殊意义的。第一个就是它非常严肃,改观了我们一贯对网络文学的诟病。另外从文本价值上来讲,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紧接着北大博导、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则说:“其实对我们学文学出身的来说,所有的文学作品,一旦变成电视剧,都是不可想象的。我有时候很难进入电影院看这些改编。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除了本身艺术创作能力的距离以外,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两个不同的状态,文字会给你非常好的想象空间,而在电视剧当中相对来讲它会固化。”

  除了文学界的评论家外,还有著名媒体人、《焦点访谈》节目的“元老”方宏进说:“为什么电视剧改成那样还能有那么高的评论?因为衡量标准不一样了,到电视台它变成了收视率,被资本所绑架,和团队的收入直接相关。任何人不敢冒险,有时导演只能套回到一个以前已经成功的模型当中去。所以很多人说《芈月传》就是《甄嬛传》的一个翻版,因为《甄嬛传》成功了。但这样的复制,对小说艺术是一种破坏,也没人考虑你艺术的多样性。”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强调:“电视剧要火,一定要有独特的文学腔调,往往现象级的电视剧都是这样。《甄嬛传》有一种‘隐然向《红楼梦》致敬的雅韵’,电视剧就把这样的一种文学腔调拍出来了,所以它成为电视剧的艺术精品。《芈月传》小说‘颇具《诗经》《楚辞》之风雅’,但很遗憾电视剧没有。希望大家更多地来对小说文本进行解读。”

  还有其他一些专家分别从网络文学的定位与发展、女性大历史的写作、人物塑造等方面对《芈月传》小说文本进行了多方面、多维度的讨论。研讨会结束,大家共同的看法是,《芈月传》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上形成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电视剧的出现,对原小说是一种极大的庸俗化和矮化,并痛心于这种“无法传达原意”的改编。

  《芈月传》(壹-陆),蒋胜男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