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6日,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在成都绅泰大酒店举行了“中国酒文献与酒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各界专家30人与会。中国酒史研究中心主任彭贵川教授主持会议。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四川省酿酒协会名誉会长蔡竞出席会议并讲话。
全面整理中国酒文献对当代经济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酒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最醒目的文化符号之一。源远流长的中华酒文化文献,散见于烟波浩淼的经史子集四部与佛道二藏。现有的酒文化研究论著,虽然涉及到了酒文化的方方面面,但大都是泛泛之论或普及读物,且研究方向与内容趋同。其原因正在于基础性的酒文化文献资料的贫乏和不系统。编纂《中国酒文献集成》,是拓展酒文化研究范围,推动酒文化研究深化的现实需求。
《中国酒文献集成》项目组汇聚国内多所211和985高校古籍整理学者之力,第一次开始了中华酒文献的全面集成。在酒文化研究蔚为显学的当下,《中国酒文献集成》不仅可以让今人领略中华酒文化的浩广和富丽,可以使学术殿堂的理性研究者从中获取素材、触发灵感,推动中国酒文化研究更上层楼,可以使城乡闾巷酒文化爱好者丰富茶余饭后的谈资,还可以成为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酒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的资源府库。
虽然,酒文化产生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遗存的文献不仅见于经、史、子、集、小说、类书、农医,以及地方旧志和古玩字画等传世文献,还见于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酒文物或酒文献;兼之文献产生于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各异,其存在形态和语言文字往往出入不一,集纳归并整理有相当的难度。
中国酒史研究中心的专家与领导表示: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工作只问义,不避难,愿为中国酒文化研究提供源头的支撑,让酒文化研究之火燃烧得更旺更持久。惟其如此,方不负时代,不负各位领导和全国同道的倾力之助。
四川,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四川省酿酒协会名誉会长蔡竞在发言中谈到,自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构想以来,省级各部门尤其是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经信委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特别是宜宾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在酒文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由宜宾学院牵头、整合全国酒文化研究力量搜集、整理、出版的《中国酒文献集成》工程浩大,资料丰富,是重要的历史镜鉴和实践参考。
研讨会上,中国酒史研究中心所在的宜宾学院院长蔡乐才阐述了区域性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他指出:地方高校要发挥大学功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等方面要充分依托所在区域的优势来实施高校的办学理念。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党组书记刘跃进先生、中国著名古籍整理专家曾枣庄先生、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先生以及知名专家何崝先生做了专题演讲,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整理酒文献的价值与路径。四川省社科联规划办赵静副主任的讲话充分表达了对中国酒史研究中心的鼓励与期盼。中国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五林教授从打造中国白酒智库、打造国家文化名片的高度肯定了酒文献的基础作用。《中国酒文献集成》主编李修余讲明了中国酒文献整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北京大学常森教授从更为理性的角度论述了文化软实力来源于文献的整理与运用。
五粮液集团文旅公司董事长周小兰、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经理余东表示: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文献文化的支撑。宜宾市社科联副主席冉华森与宜宾学院优秀校友、成都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处长曾登第先生,四川省思想家研究中心杨永明教授都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充分阐述了酒文献整理对酒产业的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全面清理酒文化的“家底”
与会者专家表示:酒产业作为中国的传统产业,不仅酿造技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而且文化蕴涵也与中华文明一样博大精深。在酒文化的每一种存在形态中,都深深地烙刻着中华民族文明的印记。作为中华民族最醒目的文化符号之一,酒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都与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高度一致,也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体现。在党和政府致力于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作为中华文化软实力有机构成的酒文化,理所应当在中华文化软实力建构体系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成为中华文化标志性的元素和中华文明的符号。
要有效履行酒文化在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职责,首先需要全面清理酒文化的“家底”,清楚界定酒文化的内涵外延,以及酒文化在中华文化构成中的准确位置,完成酒文化谱系的描述,进而建构起既有现代意识,又有国际视野的酒文化研究学科体系。据此而论,酒文化研究理当有所作为,也能够有所大作为。
专家们认为: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因为其形态的多样性、遗存数量的丰富性和存续年代的久远,至今大都以较为原始的状态散存于烟波浩渺历史文献深处,缺乏有计划的梳理集纳、归并整理与当代性诠释。
在今存110种左右的酒文化专书中,仅十余种见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影印出版的4卷本《中国古代酒文献辑录》,也不过收录了《酒史》、《酒史续编》等12种文献;而政书、农书和医药书中的酒文献章节,以及大量的单篇诗文及酒事掌故,虽然《中国酒令大观》、《中国酒文化辞典》、《中国酒文化应用辞典》、《中国酒文化大典》、《中华酒传》等书有过简略的介绍,或者有所选录,但仍然缺乏全面系统的梳理。
而随着国家文化建设和酒产业发展的需要,国内酒文化研究已然成为一时显学,不仅声势大,参与者众多,且已经逐渐形成团队化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登记有酒文化研究机构2000多家。
然而,高等院校、名酒企业、地方行业协会和民间成千上万的酒文化爱好者中,绝大多数的人都热衷于广义酒文化的介绍、酒企业的品牌推广、文化建设和酒产业的经营管理策划等。即使那些研究酒文化与历史、酒文化与文学、酒文化与民俗、酒文化与品牌、酒文化与酒品包装、酒文化与生产营销之类的一般理论研究者,也难免辗转抄用文献懒问根由而生讹误,或众人围绕着相同的文献材料做文章,因而在《中国酒令大观》、《唐代酒令艺术》、《中国酒令》、《酒史与酒诗》、《酒史钩沉》、《中国酒文化辞典》、《中华酒文化史》、《中国酒文化应用辞典》、《中国酒文化通典》、《中国酒文化大观》、《中国酒文化研究》、《酒文化与艺术精神》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酒文化著述之后,困于新材料的匮乏而难有新的突破。
坐落在名酒之都宜宾学院的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创建于2013年7月,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服务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宗旨,以“优势明显,特色鲜明,成果有标志性,四川一流、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酒文化研究机构”为目标。立足四川,依托全国知名院校和著名专家学者,面向中国酒产业,专注于中国酒文献整理和研究。
中国酒史研究中心有中国酒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国酒文化史研究、中国酒品牌史研究和中国酒产业发展史四个研究方向。
与会者认为:中国酒史研究中心身处的宜宾市,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白酒之都。这里是历史上各种文化交汇的节点。高原的担当,大河的灵秀,僰文化的神秘、汉文化的厚重、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逍遥和互联网时代的思维,铸就了宜宾人开放的胸怀和前卫意识。而孕育和滋养中国酒史研究中心的宜宾学院,秉持“力戒空谈误事,务求实干兴校”,“齐心合力、凝聚智慧、共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上“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鼓励“理念付诸实践、落到实处、做出实效”,使中国酒史研究中心有可能与中国社科院、四川省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中文系、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扬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及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齐鲁书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台湾中研院等30多家学术机构和出版单位的知名学者开展有效合作。
也正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四川大学古籍所和东亚所、浙江大学古籍所、成都理工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齐鲁书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和酿酒科技杂志社等合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酒史研究中心才可能在短短的3年之内,制订了近期、中期和长期研究规划和具体的实施策略,组建了多个专题研究团队,初步形成了学术研究、成果出版和成果产业化转化的体系。
与会者高度肯定了中国酒史研究中心的工作路线,希望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大力整合国内文献历史精英完成“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10部酒文献数据库。”10部大书共9800万字左右。
据悉: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将携手五粮液集团文旅公司与四川省天隆传媒集团展开后续工作,在五粮液集团支持下,中国酒史研究中心每年新出的著作将在中国春季糖酒会与广大读者见面。在适当的时候。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将在糖酒会期间派出专家团队为广大读者举办酒文献知识的普及讲座并展开互动。
出席会议的高校与机构有中国社科院、四川省社科联、北京大学、四川省文史馆、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宜宾学院、五粮液文旅公司、四川天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媒体有新华社、凤凰网、光明日报、华夏酒报、中国经济网、今日头条、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城市读本、四川新闻网、四川川南网、四川电视台、新浪网、当代县域经济等13家。
【书籍信息】
(一)《中国酒文献专书集成》
据统计,中国酒文献专书总数在110种左右,拟将其分为初编及二编分别整理。初编收酒文献专书及附录共71种,其余收入二编,通过点校的方法整理。以图为主的专书,以附录形式编入二编。
(二)《中国酒文献篇卷集成》
散见于类书、农书、政书、医籍等典籍中的酒文献篇卷,依类书、农书、政书、杂抄分类纂辑系统汇录。第一批从《北堂书钞》、《初学记》、《太平御览》等类书中辑录,编辑为中国酒文献篇卷集成类书类。其余各类依类辑录编辑。
(三)《中国涉酒诗文集成》
中国涉酒诗文集成系统辑录自先秦迄晚清4000余位作者的8000余篇涉酒作品。凡名家名篇、内容为论酒、内容与酒有较大相关性的,都尽可能录入;其它涉酒诗文,则酌情录入。所辑录的诗文,元代以前,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及唐、宋、元诸断代总集为底本;明清部分,则一般选取文人别集为底本。
(四)《中国涉酒医药文献集成》
中国涉酒医药文献集成旨在系统辑录古代涉酒医药文献。中华民族关于酒与医药的研究十分广泛,有关酒的内服外用,治病养生、美容保健和解乏怡神的记载随处可见,关于酒与药的验方、单方、复方、偏方不仅载诸于各种医药典籍,也见于一般文人墨客的文学作品和随笔杂谈中。本辑先按照医、药分类和治病、养生、美容保健、解乏怡神(内服、外用)和文献时代先后编排。
第五辑 《中国戏剧酒文献集成》辑录中国古代各种戏剧中与酒有关的记载,先依时序再按剧种编排。
第六辑 《中国小说酒文献集成》辑录中国古代各类小说中与酒有关的记载,先依时序再按小说类别编排。
第七辑 《中国笔记酒文献集成》辑录中国古代随笔中涉酒记录见闻琐语、典制文物和人物逸闻趣事(包括历史琐闻类、考据辨证类和轶事小品类)。
(八)《地方旧志涉酒文献集成》
地方旧志涉酒文献集成旨在系统勾稽地方旧志中存留的古代酒文献资料。本辑以《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著录的地方旧志8577种为线索,以台湾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大陆《中国地方志集成》等地方志汇编资料为底本,按全国八个大区分区编排,录入点校。
(九)《中国涉酒文物图录》
中国涉酒文物图录旨在系统汇录涉酒文物资料,包括图片及解说。按全国八个大区,依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成果,分区精选汇录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涉酒文物图片,附以相关解说。
(十)《中国酒事长编》
中国酒事长编旨在系统汇录中国酒事资料。本编以时为序,以人为纲,以事为目,条列后代史书记载、小说演绎、笔记考证、诗文吟咏等相关资料。如两晋,先列陶渊明以为纲,下列“白衣送酒”、“葛巾滤酒”等目,下再条列诸书之记载、演绎、考证、吟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