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贺岁书”《新年风俗志》 周作人为此书撰序

时间:2016-02-16 09:00   来源:北京晨报

  原标题:“贺岁书”《新年风俗志》

  《新年风俗志》,1935年1月的“贺岁书”。

  ●肖伊绯

  说到春节与民俗学,不能不提及《新年风俗志》一书。此书于1935年1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作为“贺岁书”(1935年除夕为2月3日)之一种,颇受南北各地的大众读者喜爱。书的封面主图,为两个小孩在给一对老夫妇拜年,老者手拿红包,面容慈祥;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春节过年时的场景,很是生动形象。主图之下,有周作人的题字“娄子匡编著,新年风俗志,周作人题”三行横排,并钤有一枚“越周作人”图章。书中所附图版也极为丰富,有16页之多,其中既有吉祥图案如“刘海戏金蟾”、“文武财神”等26幅之多;也有当时各地新年风俗的写真,广东的舞狮、云南车里的荡秋千,浙江绍兴的九联灯等等,琳琅满目、新奇生动。

  翻开扉页,周作人为此书所撰序言便赫然入目,周序中提到:“季节有些像是一座浮桥,从这边走到彼岸去,冬尽春来,旧年死了,新年才生。一年里最重要的季候是新年,这是过年礼仪特别繁多的所在,值得学子调查研究的也就在这地方。可惜中国从前很少有人留意。这回娄子匡先生编述《新年风俗志》,可以说是空前的工作,这在荒地里下了一铲子了。”

  周序的“广告”效力固然重要,此书本身的内容确也可圈可点。书中对中国新年风俗的“横向”采辑,在当时堪称“空前”,记述了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湖北、河南、甘肃、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13个省共27个地区的新年风俗。编者娄子匡的这“一铲子”可不一般,是倾尽全力,尽最大可能以存留了这百年间的“年味”的“原味”。他在自序中,不无动容地说道,“新年的风俗委实是耐人兴趣去探采,更是我们伟大的国土中所流传的各地不同的多量的风情。从它(新年)底行事提出某一个仪式和惯例,那就是一个巨大的丰富的值得探讨的课题。”

  娄子匡(1907—2005),是浙江绍兴人,与周作人算是同乡。在1920—1930年代,他正年富力强,其浓厚的民俗学兴趣与丰硕的研究成果也恰逢其时。之所以说“恰逢其时”,是因为他恰恰处于中国民俗学运动的黄金时代。《新年风俗志》一书,正是娄子匡在杭州创办中国民俗学会期间,学会所筹划的丛书之一种。抚今追昔,就在2016年来临之际,掐指算来,《新年风俗志》出版,刚好过去了整整80年。我想,在“年味”已不够浓厚的今天,这样的书更值得珍视与重视吧。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