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著名作家叶辛新作《圆圆魂》上海首发暨读书会近日举行

时间:2015-08-27 08:02   来源:凤凰读书

  8月19日上午,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和凤凰网读书频道主办的《圆圆魂》上海首发暨读书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举行。本书作者、著名作家叶辛,著名出版人郏宗培,安徽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张堃三位嘉宾在现场畅谈《圆圆魂》的创作缘起及成稿细节,为现场读者呈现了一个藏身在历史帷幕背后的陈圆圆。现分享现场对谈文字实录如下:

  主持人(蒋晨,安徽文艺出版社):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陈圆圆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首先她是美人,人丽如花,似云出岫,其次,她是明清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和参与者,在某种程度上,她有形无形地影响了明清这段历史,是一个真实、波折的人物。她的故事一直被历史学家和老百姓们津津乐道,在民间可谓家喻户晓,但最让人不解的是最后陈圆圆的归隐,有人说她出家当尼姑了,有人说她投莲花池自杀,她的归隐如今一直是个谜。今天,安徽文艺出版社携著名作家叶辛首部历史小说《圆圆魂》在这里举办上海首发式暨读书会,为大家揭开三百年前的谜底,揭晓陈圆圆究竟魂归何处。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今天莅临我们现场的各位嘉宾: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著名出版人、上海文艺出版社原社长郏宗培;安徽文艺出版社社长朱寒冬;安徽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 张堃;凤凰网读书频道主编严彬。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

  《圆圆魂》是叶辛老师历时十年、精心构思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也是叶辛老师第一部历史小说,众所周知叶辛老师之前多是写现实题材类小说,像知青文学三部曲《蹉跎岁月》《孽债》《家教》等,都是深入人心的作品,那叶辛老师首次写历史小说,应该是有很大的挑战与突破。作为叶辛老师的 “知音”,同时也是之前叶辛老师多部作品的出版人,现在我们掌声有请郏宗培先生谈谈如何理解叶辛老师这样的题材转变?《圆圆魂》与以前的作品有何异同?

  郏宗培(著名出版人、上海文艺出版社原社长):很高兴受到安徽文艺出版社朱社长的邀请来参加叶辛的第一部的历史小说《圆圆魂》的首发式。叶辛是位知青作家,大家都很清楚,叶辛跟贵州的渊源是很深的,除了知青小说以外,关于贵州的发展,贵州人后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后“走出去”,和这些外来人在上海的、贵州人在上海的生活都是叶辛老师所关注的文学题材的对象,前不久他的《问世间情》,是贵州人在上海的成为新上海人以后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变化,今天叶辛老师的《圆圆魂》应该说是他十多年来他所关注的一个题材。这个题材和传说应该是出自于贵州,因为陈圆圆这一历史人物到最后传说中是关于到贵州的归隐,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看叶辛的《圆圆魂》。我认为他写这部小说写得很生动,把传说当中把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描绘了出来,而且把她放在明代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跟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纠缠在一起的一个故事。陈圆圆这个人说她是一个名人好,说她是一个冤魂也好,我认为叶辛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很可读。首先他的首发是在《小说界》上先发了,然后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得很快,在上海书展推出来了,所以我第一要祝贺叶辛老师,第二要祝贺安徽文艺出版社,你们很有眼光,把他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出版出来,我不多说,应该今天的主角应该是叶辛,让叶辛来说他怎么十年磨一剑,这个《圆圆魂》是他十年磨一剑,我想他在40年前,在贵州插队的时候就听说了这样的传说,经过了40年、30年,最近的十年历史题材的小说,史料怎么样那由历史学家去评判,作为读者,我们完全可以看看这样一部小说,一个历史人物在叶辛的笔下是怎么生动表现出来的。

  主持人:谢谢,谢谢郏宗培先生!去年《家教》在安徽文艺出版社作为名家精品重磅推出,如今叶辛老师的第一部历史小说《圆圆魂》也落户安徽文艺出版社,其中有着怎样的机缘与背后故事呢?叶辛老师的每部作品里都刻画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多半以男性角色为主人公,这次叶辛老师首次尝试历史小说创作,就选择写陈圆圆这样一个女性角色,让读者朋友们出乎意料并翘首企盼,作为一名写作者,作为女性读者,也作为出版方,有请张堃女士谈一谈《圆圆魂》的出版历程和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刻画。

  张堃(安徽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首先,作为出版方,感谢叶辛老师,将他的第一部原创长篇历史小说交给我们安徽文艺出版社,这种信任是对我们的肯定和鼓励。这几年,我们在朱寒冬社长的带领下,立足文艺,努力打造名家精品。此前,我们出版的“当代名家精品珍藏”系列推出了叶辛老师的《家教》一书,2014年上海书展期间,我们邀请叶辛老师在上海图书城举办新书签售活动,上海的读者热情很高,新书发布效果非常好。此间,叶老师偶然提及他正在创作一部反映陈圆圆归隐之谜的长篇小说,当时可以说我们是眼睛一亮。文学爱好者都知道,叶辛老师是以知青文学驰名文坛,他笔下的美女陈圆圆究竟是什么样的,加之陈圆圆魂归何处一直是明清疑案中令人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名家诠释三百年前的名人,无疑使人充满期待。为了使这一期待在我们出版社落地开花,这本书的编辑岑杰先生半年之内数次赶赴上海,与叶老师沟通洽谈,最终,获得叶老师的首肯,我们用三个月的时间,将《圆圆魂》尽可能完美呈现在读者期盼的目光中。

  其次,从女性读者的角度,《圆圆魂》让我看到了陈圆圆作为一个女性,她的成长历程。与众多描写陈圆圆的小说相比,叶辛老师的《圆圆魂》独到的魅力在于,作家不止步于猎奇,而是将视角对准人物的内心,关注主人公在重大历史危局中的行为,从而揭示她最终归隐贵州岑巩县马家寨狮子山的必然性。三百年前的历史,没有人知道真相,但可以说,读了《圆圆魂》,读者会发现这是最接近真相的一种揣测,是一段符合历史人物陈圆圆性格的完整故事。在书中,圆圆从纠结、挣扎,到冷静、从容,她的性格发展脉络清晰。经历了田国丈、崇祯帝、吴三桂、刘宗敏、李自成这些历史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之后,陈圆圆由当年应付刘宗敏时的聪明、机巧,慢慢修炼出一份生存的智慧。是冰雪聪明让她在与刘宗敏、李自成过招时,能够在危局中保全自己的生命;是智慧,让她知进退,让她在勇气之外拥有谋略,从容放弃平西王妃的名分,理解吴三桂骑虎难下的局面,并最终于半百之年做出帮助吴家延续最后一支血脉,带领吴家子孙归隐狮子山的举动。可以说,《圆圆魂》中的陈圆圆,是一个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女子。这个女人身上,有人性的光辉闪烁,而这一切,似乎是她性格发展的必然。我想,这也许就是叶辛老师的成功之处。

  主持人:谢谢!从女性的角度来分析《圆圆魂》这篇读后感,我想我们作为女性读者会很期待这部《圆圆魂》。众所周知,历史小说的创作是非常艰辛的,须做大量案头查阅史料工作。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故事发生在云贵地区,叶辛老师去实地考察多次,就是为了还原历史,探寻出根源。刚刚两位嘉宾从题材转变、出版方角度、从读者角度分享了这部《圆圆魂》的故事。接下来,就让我们重磅请出今天的主角,著名作家、《圆圆魂》作者叶辛老师来跟我们谈一谈《圆圆魂》的创作历程。

  叶辛(著名作家,《圆圆魂》作者):谢谢大家的光临和耐心等待,也谢谢郏总和张堃陪伴我坐在这里。讲起陈圆圆这个人,就两句话,一句话就是吴梅村写的“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之所以被历史记住,跟这句话有关。为什么一个女人的命运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大家就会想去了解这段历史,去想探究其中的秘密。还有一句话也是和这句话紧密相关的,就是“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世界上的美女有很多,中国从古到今的美女有记载的也很多很多,但是谁也没有得到过“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这样的评价。我写这个小说跟我插队的生活有关,我到贵州去插队后发现,在贵州民间,后来我到了云南,在云南民间,都有很多跟陈圆圆和吴三桂有关的民间传说。不说其他的,我们就说黄果树瀑布,大家都去过黄果树瀑布,你到黄果树瀑布去玩的时候,关于那个大瀑布有个传说,有一次吴三桂兵败时逃到这里,金子放在马上很重,他就把那个金子丢到黄果树瀑布下面去了,到现在你到黄果树大瀑布去玩,在旅游指南当中都会有吴三桂曾经把一个装着金子的匣子丢在里面的传说。如果大家下次去的时候,不妨留心看一下。类似的传说还有很多。尤其到了昆明城里,我第一次到昆明市,昆明人讲昆明的典故的时候,他们就会跟我讲很多跟吴三桂、陈圆圆有关的故事,说金殿是陈圆圆那个年代建的,说现在大家也都要去到昆明去玩,去看一看的金殿也是吴三桂修的,总之在西南的土地上有很多关于这两个人的民间传说、民间传言,都是口口相传。我就很奇怪,按说陈圆圆是常州人,苏州、常州这一代关于她的传说很多,为什么到了西南会这么多?我后来发现,到清朝打败明朝以后,建立了清王朝,曾经封吴三桂当平西亲王,他带着陈圆圆在昆明城里,从1658到1673年15年时间过了很长一段荣华富贵的日子,随着他们两人在那里的时候足迹,离开我插队不远的天台山上建有一个很大的楼阁,这个楼阁上据说曾经陈圆圆在这里住过,曾经有吴三桂的大刀留下,等等等等,这是一个原因。

  更主要的一个原因,20世纪80年代初新华社贵阳分社发了一条消息,说乡间传出消息,陈圆圆的墓在黔东南的岑巩县的马家寨发现,谁知道这条很小的豆腐干一样的消息一发引起中国史学界的一片哗然。中国史学界纷纷写文章来调侃贵州人,你要发展旅游你就要发展旅游,你不要乱编一些故事,人家争西施的墓地在哪里,争李白出生在哪里,争诸葛亮是哪里的人,你也找不到这样的正面人物来说,你找一个妓女说事,她的坟墓在你这,史学界就有人写这样的文章调侃贵州。贵州人一看也很生气,就写了很多文章来反驳这样的观点,搞得很热闹。那时我在贵州省文联工作,文联干部一开会,上面的领导在念文件,下面的干部在开小会,讲什么呢?就讲这件事,真的很厉害。我们也要写文章,觉得外省人太看不起我们贵州人了,我们要写文章反击,我那个时候正好在《山花》杂志当主编,听到他们的反应这么强烈,我就做了一点工作,就把报纸上发的所有的跟这个陈圆圆有关的争论我都保存下来,我这本小说之所以后来提起笔写得比较顺利,跟我那个时候搜集了不少的争论材料有关。

  第三个原因是2003年我在给《新民晚报》写十日谈,我就写了《陈圆圆归隐之谜》,这篇文章于2003年9月连续十天在《新民晚报》登,一登出来,很多人来跟我探讨这件事,那个时候谢晋导演还在,不但跟我探讨,他还把我找去,他说从你这个角度写陈圆圆,你就顺着你这个线索写一个电影剧本,我来把它拍成电影电视剧,这个人的命运很跌宕,他跟我谈了一个下午,以后凡是开会碰到我,总要跟我说这件事,我想导演跟我说了,我就很认真地写了,今天大家这本书看到的第一章实际上就是那个时候写的,刚刚写了第一章没多久他就去世了,我也就此搁下了。2011年至2014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做了一件事情,他们多次到北京,邀请了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我们的清史专家、明史专家二十几个人,请到贵州,到岑巩县多次去考察,我这本书里面写了岑巩县这个地方今天还是很偏的,今天有了高铁,有了飞机,有的火车有了高速公路,但到那里去还是很不方便。2014年春天,经我们的明史、清史专家一致认定并对外发布,陈圆圆的墓就是在岑巩县。我去年夏天又去了一次,后来就提笔写了这部小说。再次谢谢大家到这来捧场,谢谢。

  主持人:恭喜叶辛老师,刚听了叶辛老师关于《圆圆魂》创作的渊源,以及《圆圆魂》背后的一些故事,我想我们对陈圆圆这个人物一定多了一份好奇,也请大家去读一读叶辛老师的这部新作《圆圆魂》,相信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谢谢三位嘉宾今天上午短暂而精彩的访谈。通过上午的访谈,大家更了解了这部作品的写作背景和故事渊源,也对陈圆圆这个人物多了一个角度,多了一份理解。我想这样一部极具阅读魅力的《圆圆魂》文学文本,一定能够让读者解惑、让读者青睐。接下来有请各位嘉宾来为我们共同揭开《圆圆魂》的神秘面纱,我们一起见证这部作品的面世。

  谢谢各位嘉宾。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结束,已经有很多读者朋友拿着《圆圆魂》等待叶辛老师的签售,接下来请各位读者有序排队,叶辛老师的签名售书开始。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