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美学大师蒋勋推出了“艺术美学”系列的第四部作品《蒋勋破解莫奈之美》。这是蒋勋继破解达芬奇、梵高和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力作。
“艺术美学”是蒋勋先生为进一步与推广两岸美学交流而创作的经典系列作品,深度解读了达芬奇、梵高、米开朗其罗、莫奈、德加、高更等世界艺术殿堂顶级大家的传世之作。跟随蒋勋,走进美学探索之路,洞悉艺术史上最真实的理性与感性,呈现最精彩的美学观点及经典画作。该书由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在光影流动的世界里,追寻莫奈无所不在的生命之光
莫奈,光的追随者,他一生在绘画里寻找光,光成为他领悟生命的符咒。他走进光,看到“干草堆”,看到“日出”,看到“睡莲”,看到生,也看到死亡,给世界留下最美印象。
美学大师蒋勋亲自探访莫奈居住和创作之地,并亲自执笔,引我们走进莫奈幸福明亮的世界。从莫奈的天光云影里,追寻他无所不在的生命之光,重现一个伟大且迷人的艺术生命。
莫奈的一张画诞生了一个画派。他在破晓的河口边架起画架,从黑夜的尽头开始等待黎明,等待水面上第一道日出之光,画下了《日出印象》。这幅当年饱受嘲讽的画作,后来不仅成为划时代的伟大巨作,他留下的光,更继续照亮这个世界。
莫奈的作品早期以人物画见长,却在爱妻去世后,转而画诺曼底海岸,画干草堆,画鲁昂大教堂,足有47年,几乎没再画过任何女人的五官;莫奈长寿,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因为白内障视觉受伤的痛苦,在完全看不见色彩的状况里,在八十岁高龄继续创作巨幅《睡莲》,含苞的、绽放的、零枯萎的,都是睡莲,都是华丽的光。
在莫奈的世界里,没有单纯的颜色,他的颜色都是一种光,光是色彩的魂魄。因为光,所有的色彩都泛着一种瞬息万变的明度。莫奈引领我们开启了另一种视网膜上的感觉,像是要拯救我们观看的方式。我们感受到黎明破晓的晨雾浮游于水面,一朵莲花静静绽放;感受到雨后垂柳上的水滴,滴入水池,荡漾起一圈一圈涟漪;感受到夕阳的光的倒影,一片沉静的金黄,像是无限委屈,要诉说什么,却终究沉默逝去。
蒋勋先生在书中说:“莫奈带领他的观众走向自然,感觉阳光,感觉风,感觉云的飘浮,感觉水波荡漾,感觉光在教堂上一点一点地移动,感觉爱人身上的光,感觉田野中麦草的光,感觉每一朵绽放的睡莲花瓣上的光;感觉无所不在的光,原来,光就是生命本身,光一旦消逝,就没有色彩,也没有了生命。我和众人一样可以如此深爱莫奈,觉得幸福。”
以赤子之心,描摹生命的纯然之美
关于莫奈,蒋勋认为:“如果梵高是艺术创作世界孤独、痛苦、绝望的典型;莫奈恰好相反,他的世界明亮、温暖,洋溢、流动着幸福愉悦的光彩。莫奈的美学是光的信仰,也是生命的信仰。”
莫奈作品平和、静谧而温柔,画中有一种长久的耐心、观察与等待,不疾不徐,使其渐渐企及一种仁心仁境。更准确地说,他的画几乎去除了一切虚妄的东西,只留下纯然的美。正如他笔下的睡莲和柳树,无妄地、纯然地存在着。那种状态,那种生命姿态,就是美。
莫奈用自己真实的感受捕捉到了自然中某一瞬间的真实,使这一瞬间具有了生命力,而这样的生命力就凝固在莫奈所描绘的画面中。他倾尽一生的努力和所有的才华,都是为了能够准确再现自然迷人的稍纵即逝之美。在自然面前,他永远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站在莫奈的画前,周围的喧嚣刹那无形,躁动的心即可安宁。
《蒋勋破解莫奈之美》全彩四色印刷,精选了莫奈100余幅经典作品,附赠莫奈代表作《四季睡莲》大幅拉页。书后附莫奈重要作品列表及收藏博物馆。为读者提供更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感受光影、时间与空间的周而复始,在莫奈的天光云影里寻找世界。
蒋勋:美是一种信仰
蒋勋先生是融会贯通文学、艺术、美学之大家,多年来,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蒋勋近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的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他对许多明星及普通读者影响力极大,是林青霞、徐克的偶像。
席慕蓉评价为,“蒋勋是我们这个时代踏入艺术门槛的最佳引路人。他为我们开启的,不只是心中的一扇门窗,而是文化与历史长河上所有的悲喜真相。时光终将流逝,然而,美的记忆长存。”
蒋勋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晶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就暗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蒋勋多年在文学和美学上的耕耘,就时间的纵轴而言,他可算为人类文化的孝友之子,他是一个恭谨谦逊的善述者,是从容、雍雅、慧杰、自适的人。
蒋勋先生现任台湾《联合文学》社长,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代表作:《美的沉思》《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之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