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林少华:除了村上春树,日本男作家最爱太宰治

时间:2015-07-01 08:43   来源:凤凰读书

  “如果说村上文学意在顺应社会和自我疗伤、自我抚慰、自我提升,那么太宰治则意在反叛社会和自我批判、自我告发、自我堕落。或者换个说法,前者倾向于自尊自爱以至自恋,后者倾向于自暴自弃以至自虐。”林少华在《斜阳 人的失格》序言中这样写道,将太宰治的作品与村上春树的作品做了细腻且深入的比较。

  林少华自1989年翻译《挪威的森林》开始,翻译村上春树作品长达二十余年,共翻译了38部村上春树作品,是中国翻译村上春树作品最多、也是最受欢迎的翻译家。对于村上春树的文字可谓如数家珍。他也曾翻译过日本其他作家的作品,如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此次他在翻译《斜阳 人的失格》中亦是十分热忱,对太宰治大加推崇。

  《斜阳 人的失格》由上海高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日本经典文学名著,收录了日本战后文学的金字塔之巅作品《斜阳》《人的失格》。《人的失格》在大陆也曾出版过多次,前后共有16个译本,以前均翻译成《人间失格》,此次林少华译本中对此有所改动,将“人间失格”改为了“人的失格”,在他看来《人的失格》描写的是主人公叶藏个人丧失做人资格的一部小说,而且该小说是太宰治本人的半自传体小说。而“人間”在日文中本没有社会的意思,故而虽然小说日文原名乃“人間失格”,但林少华基于严谨的翻译态度,还是对此做出了较大改动。

  对于《斜阳 人的失格》一书中收录的两篇小说《斜阳》与《人的失格》,作为译者的林少华亦有其独特感触。“《斜阳》无疑是一个没落阶级、一种过往文化、一段已逝岁月久久低回的挽歌。然而若说《斜阳》是太宰文学之“集大成”,那么《人的失格》则是太宰文学的‘总决算’。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将对爱与真诚、对友情与信任、对自由与幸福的诉求推向极限。”林少华在序言中说道:“在我看来,《人的失格》也好,《斜阳》也罢,至少其中有一个闪光点:真诚,颓废中的真诚! ”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