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塞拉菲尼抄本》座谈会北京举办 在幻想的世界里做孩子

时间:2015-06-09 10:46   来源:凤凰网读书

  左起:熊亮、塞拉菲尼、徐冰、孟京辉

  2015年6月6日,由未读引进出版的《塞拉菲尼抄本》作者——66岁的意大利艺术家鹿易吉 塞拉菲尼,在中国读者热情期待下来到北京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启一场名为“未经的世界——塞拉菲尼奇幻之旅”的座谈会。

  活动当天,有不少粉丝提前两个小时就来到会场等候。塞拉菲尼的出现,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他并不像一位艺术大师,更像是个孩子,随手用身边的笔在读者手臂上画下由他独创的文字。与此同时,塞拉菲尼用中文书写下他中文译名里的“鹿”字,并在给中国读者的抄本中,特意绘制了“鹿”这一形象,可见塞拉菲尼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喜爱非同寻常。

  在众多粉丝当中,要特别介绍三位中国艺术家。同时,他们也是本次活动的嘉宾——著名版画作家徐冰,戏剧导演孟京辉和绘本先锋作者熊亮。三位艺术家先后分享了他们关于 这部被誉为“西方十大天书之首”《塞拉菲尼抄本》的想法。原本严肃的艺术交流,变成了四个大男孩的幽默趣谈。

  熊亮认为,“读者都说看不懂《塞拉菲尼抄本》,好像它是拒绝别人进入,因为没有语言和意义。但实际上,《抄本》反而变成一个通道,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其中,进入幻想的世界。

  导演孟京辉在谈及和儿子一起阅读《塞拉菲尼抄本》时,说道:“这本书对小朋友来说很正常,他觉得这是世界本来应该的样子。但对大人来讲,这个酷,这个作品不一样。这本书更像一个舞台,是可以随时展现的。甚至有时候像梦一样,有不和谐、矛盾之处,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徐冰和孟京辉有着相似的见解。他认为孩子和成人看待这部作品之所以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孩子认识事物和自我保护的方式与成人是不一样的。塞拉菲尼先生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穿越了成人和孩子之间的距离,用孩子的方式来解读这个世界,能够在思维的本质上不成长非常难得。

  《塞拉菲尼抄本》对成人有作用是因为我们对文化有太强的概念,而且把它弄成一本非常庄重的典籍。”

  在与三位嘉宾的分享过程中,塞拉菲尼解读之所以创作这样的作品,并没有特别明确和实际的意义,更像孩子在做游戏。他说《抄本》毕竟没办法正常地阅读,在我们结束少年时期的时候,我们变成了社交动物。《抄本》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工具,让大家都能回到小时候天真无邪的状态。

  活动当中,塞拉菲尼还透露,未来或将继续携手未读创作《塞拉菲尼抄本》中国特别版,保持内容不删减的情况下,在装帧、插画、工艺等细节处会区别目前参与全球合印的引进版本,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与此同时,未读将携手首都版权产业联盟,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塞拉菲尼先生在华作品版权的保护和打击盗版的力度。

  来自北京市新闻广电出版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首都版权产业联盟和联合天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及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塞拉菲尼抄本》的引进和塞拉菲尼先生的访华及系列活动,不仅仅是一次艺术盛宴,更进一步促进了中意双方文化和图书版权的交流与合作。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