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刘一达新作《传世猫碗》书评会在京举行,文学评论家、作家张颐武、赵大年、冯国华、李金龙、彭俐等出席,他们认为这是一部特点鲜明、故事感人、堪称京味儿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
《传世猫碗》以御膳房于姓和彭姓两个御厨几代人的宿怨为伏笔,以老北京的“十大美女”之一、大家闺秀白姥姥与老北京的“东城四少”彭三爷的旷世之恋为主线,以一个出土的成化斗彩小碗的迷踪为背景,以生活在当下的一对中年男女罗呗儿和秀儿的婚变过程为辅线,讲述了一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作者用时空交错的手法,展现了理想主义年代人们对爱情与婚姻的纯真与虔诚,当今社会信奉实用主义的人们对爱情与婚姻的草率与轻浮。通过对几个典型家庭和若干人物的描写,刻画了北京人豪放大气、侠肝义胆、忠诚执著、古道热肠,而又中规中矩、守旧守缺、顽固倔强、妄自尊大的性格特点,浓缩了北京城从民国到现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和各种背景不同人物的命运。因此,有文学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不但是京味儿小说的经典之作,而且是具有史诗意义的著作。
评论家现场指出,《传世猫碗》的特色,一是小说的京味儿语言地道娴熟,看这本书如同在品老北京人做出的正宗炸酱面。作者是研究京味文化的大家,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幽默诙谐的警语和富有哲理的隽句在书中俯拾即是。二是知识含量丰富,尤其是老北京方面的知识,让读者大开眼界。三是写活了一批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小说里的人物几乎都有生活原型,并非闭门造车的编纂。
《传世猫碗》从动笔创作到最后一稿的完成,前后花了近五年的时间,其中大约有两年是用来修改的。小说最初写了40多万字,完成稿有20多万字,几乎删了一半。而前期的改动更让人难以想象,刘一达透露,仅小说的开头先后改了30多次,直到满意为止。
据悉,为了与读者近距离接触写作心得,刘一达将于4月9日上午9点在玉渊潭公园红领巾广场与读者见面,并现场签名售书。(记者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