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迟子建首次办新书发布会 《群山之巅》关注小人物内心

时间:2015-01-12 08:40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历史题材升温实体书店销售回暖

  昨天,第28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开幕,走过创作道路30多年的迟子建首次举办新书发布会,心情大好的她也成为当天人气最旺的作家。开卷公司一年一度的图书市场分析报告会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数据显示实体书店渠道同比增长3.26%,新书的品种则呈下降趋势。

  京华时报记者田超

  >>类型

  历史题材升温传统文化类不少

  王岐山同志推荐阅读的《大清相国》,2014年底在诸多畅销书排行榜上有名,也带动了大家对历史题材的关注。昨天的图书订货会上,一批历史类著作集中面市。历史学者张宏杰的新书《给曾国藩算算账》由中华书局推出,张宏杰说:“通过曾国藩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晚清的政治和社会,台湾的《湘乡曾氏文献》里有一个账本,从买了一个大白菜、雇了一次车,到收到了别人十两炭敬,可以读到一两个京官的生活状态,更可以体察到一个清代京官薪酬体系对官员行为的多方面影响。”

  除了这部《给曾国藩算算账》,本届订货会上李海文整理编写的师哲回忆录《在历史巨人的身边》,时代华文书局推出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小日报记录的晚清》系列,学者孙皓晖的《大秦帝国(精华本)》等也将问世。

  此外,传统文化类的书籍也有不少,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青花瓷里的乡愁》,就是关于中国古代茶文化和瓷器的专著,中信出版社推出了《传承与复兴》。在展馆内,商务印书馆举办的一场国学诵念活动颇具创意,在国学推广人张卫东的带领下,20多位学者用明清时期北京的官话音韵诵念了《道德经》《孝经》。

  >>数据

  实体书店回暖教辅类最畅销

  昨天下午,北京开卷公司公布了“2014年图书市场分析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实体书店图书零售市场一改前两年负增长的态势,止跌回稳,实现了3.26%的正增长。其中,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回暖幅度最大,大书城成为年度增长的重要带动力。新书品种数在2014年为19.8万,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相比,实体书店销量最大的是教辅题材,占到了25.5%,同比增长0.3%,其次是社科、少儿和文学书。网上书店销量最大的是社科类,占到了接近30%。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整体市场增长率达到10%左右。

  当天,开卷公司受到战略合作伙伴NielsenBook的委托,还公布了2014年英美图书出版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在尼尔森监测的美国、英国、爱尔兰、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等十个区域中,有5个区域市场的纸质书销量同比上升,而美国的纸质书销量增长了2.4%。

  □亮点

  《群山之巅》

  迟子建新书关注小人物内心

  “我现在50岁,写了30年小说,出版了80部作品,还是第一次举行这样一个新书首发式,所以我开玩笑,是一个半百之人来做这样的活动。”昨天开幕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创作过《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迟子建这样说,她把新作《群山之巅》称为非常重要的作品。

  今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知名作家的新作并不多,这场《群山之巅》首发式也成为当天人气最旺的活动。开场前,迟子建就收到了“灯”迷们送来的鲜花,她笑着说:“我嗓门有点大,今年北京是个暖冬,读者的热情也让我在这里感到很热。”她透露,自己平常不喜欢抛头露面,偶尔的几次活动都会有粉丝前往支持,之前还收到过60位读者合作手抄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群山之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九九读书人出版,故事发生在中国北方一个叫龙盏的小镇,既有史诗的壮阔,也有诗意的抒情,里面有十几个小人物。迟子建说:“一部写当下生活与历史有千丝万缕纠葛的作品,对我是一个挑战,所幸我把它完成了。如果说它有什么优点,我想这里的每一个文字,如果他们说是雪花,你们接到手里立刻会化成一滴水,而你们感受到这一滴水是作者用她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积累,点点滴滴挤出来的,也是流淌出来的。”

  评论家李敬泽称自己虽然年龄大了,但是看这部小说里的细节有点忍不住流泪。“那里边的每一个人骨子里都是孤独和沉默的人,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我想小说中那些卑微的人物,怀着各自不同的伤残的心,却要努力活出人的样子’。”迟子建说,这句话也是她在小说里想表达的。活动最后,她乐着说:“这束鲜花是今年新年以来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明天如果出现在机场,有位女士拿着鲜花登机,那就是我。”

  □声音

  《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梁晓声呼吁重视“家风”

  昨天,中国工人出版社推出了作家梁晓声的杂文集《我们的时代与社会》。梁晓声说,这个书名有点大,是编辑起的。“要说我们的时代,我觉得20世纪的第二个10年,任何国家都不能脱离其他国家而存在,相互交流会多起来,相互影响也会多起来。”

  作为政协委员的梁晓声,常常在国民性、文化、教育等问题上发声。谈到最近的感受,他说:“今天的中国,改变了很多人对自己国家的感受。新一届的中央和政府产生后,反腐的力度加强,这种加强不是纸上的文字或报告,只说一说口号。”

  梁晓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关于“家风”的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一次我在飞机上,看到一个人骂骂咧咧的,发些无名的火,羞辱乘务员,也没人管。可是,他座位前后左右都有孩子,这对他们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还常看第三调解室这样的电视栏目,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为了一点房产就恶语相向,反目成仇。这就是我们一些中国人现在的状况。”

  冯骥才重寻“挑山工精神”

  冯骥才携《泰山挑山工纪事》等6本新书亮相订货会,与读者互动交流。其中,《俄罗斯双城记》是用日记形式记录所思所感,他说:“我以前到俄罗斯去,专门去看了托尔斯泰的庄园,前些时候还去了列宾的故居。”

  冯骥才的《挑山工》,曾被选入中学课本。这部《泰山挑山工纪事》则记录了他五次登泰山的故事,既有他笔下的最后一代挑山工,也有挑山工的口述。他说:“挑山工这类人群马上就要消失了,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正是缺少了挑山工的那种精神。”

  《中国传统村落立档田野调查手册》《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范本》两部书,则与他多年来关注的“守护传统村落”有关。冯骥才透露,他把山西晋中后沟村和张壁村,制作成完整的调查范本,作为各地调查和登记的样本使用。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