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名博比目鱼在其微博上发布了自制的“在线英文人名翻译词典”,为翻译和外国文学爱好者提供了相对标准的人名译法作为参考,再度引起转发热潮。而他的最新读书随笔《刻小说的人》也由新经典文化推出。周日,在三联韬奋书店举行的《刻小说的人》品读会上,著名出版人、评论家黄集伟、杨葵、楚尘与现场读者一起走进世界一流小说家的文学世界,穿过故事和词句,热论那些刻小说的人。
比目鱼曾说:“没有心理问题的作家不是好作家。”但对于读者来说,小说的魅力之一大概就是可以成为治愈心灵的人生安慰剂。《刻小说的人》是比目鱼近年读书随笔的结集,涉及几十位耳熟能详的中外知名作家的作品,如:卡佛、冯内古特、奥康纳、波拉尼奥、塞林格、马尔克斯、海明威、伍尔夫、村上春树、弗兰岑、阿乙、周云蓬等。这些文章既有精密的技术分析,又不乏有趣的文坛段子,作家写小说,把灵魂刻入文字;读者读小说,在文字的世界相遇相知,感到不安也得着安慰,由此更加深味做人这件事到底是种什么滋味。
书中写道,年轻的海明威在咖啡馆里写小说是因为那里比住所更加舒适温暖;雷蒙德·卡佛只写短篇小说则因生活不允许他享受写长篇的奢侈;冯内古特会在二战题材的小说中加入科幻元素;大卫·米切尔则在同时使用古英语的小说中自创了未来语言;虔诚天主教徒奥康纳的小说让艾略特感到“毛骨悚然”;而因小说颇受热捧的波拉尼奥原本是位诗人……
由于作者比目鱼身在香港,此次品读会他特意为现场读者制作了几段VCR,展现了他文理双馨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