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此对话,无论学书不学书,皆酣饮烈酒矣!
——贾平凹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中国书法如何在现代世界立足,“取悦”前贤并服务于时代人心,尚是未知之事。朱中原、顾则徐的这一跨界对话以大历史观视角,对中国书法文化的演进与衰败进行了严肃的省思和颠覆性的叙事;同时,本书亦为中国书法的世界化与世界文字的中国书法化提供了一种理性的参考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对中国之“书道”的全面总结,也是对亚洲之“书道”、世界之“书道”的展望。
——著名思想领袖、作家、《非常道》作者余世存
朱中原、顾则徐新著《书之殇:中国书法文化对话录》近日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被列为艺术文化类畅销书。该书以对话体形式,以书法为切入点展开多学科对话,试图对书法与中国文化进行某种“原思维”的思考,内容涉及书法的起源、原生文字、书法的类型与形态、原始宗教、上古文明、贵族官僚制度、书法的阶层演变、文人与文官书法源流、国粹的概念、佛教与宗教书法、王羲之的地位评价、书法的美术化瘀世界文字的中国书法化、书法的品级评价、商业与书法、书法的技术本质、繁简字合流问题等,其中不少命题及观点尚属首次提及,并对以往书法史进行了某种颠覆性叙事,是一部跨学科、跨领域的思想著作。
著名作家贾平凹、余世存为本书撰写推荐语。作者朱中原系《中国书法》编辑部副主任、文化学者、艺术史论家,顾则徐系文史学者、评论家、专栏作家,于哲学、历史、经济、法律、电影、美学、艺术、医学等有广泛研究。(郝正明)
本书为著名文化学者朱中原与顾则徐的对话记录。两位文化学者以大艺术、大文化、大思想、大历史观的视角对中国书法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梳理,有意无意借鉴梁启超式的风格,纵横捭阖,古今一体。本次对话的许多命题基本属于颠覆性的。此对话虽然涉及大量的书法史方面的问题,但目的并不在于进行史料的堆积与整理,也不是为了要对某个书法文本或书迹进行重新解析,而是对书法进行某种“原思维”式的思考。
同时,这本对话录对中国书法文化史进行了一次系统梳理。打破成说,大胆地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例如中国人审美观退化说、东汉以后书法艺术的女性气质等等。该书又对当代书法的生态和没落给予激烈批评,并尝试寻找一条出路。两位文化学者对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特别是书法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观察,笔锋所向,皆入木三分。行文汪洋肆意,让人叫绝。著名作家贾平凹、余世存为本书撰写推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