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电影院,买完票,总要等一阵子才能开演。不少书虫感慨,要是附近有家书店去待会儿就好了。这个心愿在不远的将来、在山西将不再是难事儿。
日前,山西新华书店集团与保利影业签订院线合作项目,计划在5年内,在山西的新华书店内建立28家电影院。6月初,第一家书店加影院——汾阳新华书店将开始营业。与北京的单向街空间、中信书店、字里行间等知名实体书店一样,新华书店也走上了跨界、转型的路子。加上早前,三联韬奋书店、博书屋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呼唤白天忙于生计的人来“读一夜”;而上海中图现代书店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南京西路开业,“猫的天空之城”等书店也重返市中心的繁华地段。对于视实体书店为城市风景的爱书人来说,这个季节似乎满是书香。
一度,实体书店被视为模拟信号时代的产物,与胶卷和黑胶唱片一样,在数字信息时代将被送进历史的火葬场。
为扶持实体书店,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2013年财政部中央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首次对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12个城市的56家实体书店给予奖励资金9000万元;图书批发和零售环节享受为期5年的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地方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上海、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等5个省市已落实扶持资金5640万元。此外,扶持实体书店已经继续列入2014年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并且覆盖范围由2013年首批12个试点城市扩展到12个省区。
而这个季节的“逆袭”,更离不开实体书店们“花样百出”的自救。其中,新华书店的步伐别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