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谈会现场
2014年5月9日,由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守广教授编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卢作孚年谱长编》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该书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对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卢作孚的生平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原副所长虞和平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对本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卢作孚先生长孙女卢晓蓉、长孙女婿严家炎,以及梁漱溟先生之子梁培恕,黄炎培先生之子黄方毅,孙越崎先生之女孙淑涵等二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邹芙都主持。
座谈会上,与会嘉宾纷纷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卢作孚先生的生平和事业进行了追忆与评价;对《卢作孚年谱长编》一书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了研讨。
国内外学界对于卢作孚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或论文、或专著、或文集。论文和专著主要是以卢作孚事功为主的专题性研究,文集则可谓是卢作孚言论的汇集。张守广教授的《卢作孚年谱长编》,则将卢作孚的事功和言论,乃至生活和情趣,共融于一体,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立体的卢作孚形象。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卢作孚以其成效显著的建设业绩为社会各界所称道,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誉之为“建设健将”,著名银行家陈光甫赞之为“创业奇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视之为“建设新中国的缩影”。后世的卢作孚研究者,有的称之为“中国船王”,有的称之为“航运巨子”,张守广教授则认为卢作孚具有“书生”本色。
以现代化建设思想为强大动力,卢作孚谋划并主持了一系列建设试验,其中最重要的是建设北碚和经营民生实业公司。卢作孚在中国早期现代化建设试验中,提出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观点,作出了具有创造性的重要贡献,建立了彪炳千秋的战时抢运伟业,令人肃然起敬。其建设思想、建设业绩、建设方法,对于今天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卢作孚能够取得这样多方面的成就与其高远超卓的人生理想,淡漠名利的人生态度,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创业精神,思想活跃、注重试验的科学精神密不可分。此外,在教育、科学上,卢作孚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一生创造了无数的事业,却始终不是资本家,而是一位怀抱改造社会理想的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