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考古专家出书《何以中国》破中国历史起源大案

时间:2014-05-06 08: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中国”?近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何以中国》上市不到一个月,仅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一周时间就卖了100本,在4月的图书排行榜上,位居第一位。这是一本实实在在的考古学专著,没有任何虚构和耍花腔,书名听起来也很正—《何以中国》,探讨中国的起源。作者许宏是考古科班出生,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二里头考古队的第三代队长。

  对最早的中国是如何产生的追问 

  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何尊上,最早出现了“中国”二字。这一重器于上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述了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其中“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人民。然而这已是西周的事儿了,其实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远的时间—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区,最早的中国已经开始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了。

  《何以中国》是对最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本书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时间长线,打开了一个扇面,向大家一一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最后辐辏到二里头遗址—中国最早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诞生。

  只是让读者看五条有趣的蛛丝马迹 

  何以中国,题目很大,这是要解决中国历史起源的问题吗?本书有个副标题:公元前2000年中原图景。公元前2000年左右,也就是距今4000年前。按古典文献的说法,那是中国最早的王朝夏王朝的开端。但历史的存在,除了文献记载,还要与考古材料相结合。许宏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无法在缺乏当时文字材料的情况下,确证尧、舜、禹,乃至夏王朝的真实存在,“所谓的夏王朝前期,考古学上看不到与传世文献相对应的‘王朝气象’”。

  也就是说,许宏要破一个历史大案子:夏王朝到底存在吗?是不是中国最早?为什么中国出自中原,又是如何出中原的?对此,前日正在韩国出差的许宏,在私信对媒体上说:只述不作,没有标准答案,只是让你看五条有趣的蛛丝马迹。陶寺、王城岗、瓦店、新砦、二里头这一系列遗址,是许宏亲身经历过的考古现场,都与夏的时间段差不多,那它们是不是夏王朝存在的证据?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