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异样风采的人生轨迹 真情激荡的动物小说

时间:2014-04-11 13:00   来源:新浪读书

  牧铃动物文学

  随着动物文学图书市场的日渐火爆,接力出版社将于寒假推出牧铃动物文学系列,为动物文学图书市场注入经典的活力。与一般或温情或惨烈的动物类故事不同,牧铃的动物小说用荡气回肠的故事,用绘声绘色的文学语言,去演绎生命的意义。牧铃笔下的动物,无论是猎犬还是救生犬,无论是鱼类还是远古的恐龙,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性,真情激荡,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书中这些动物主角的命运,将勾起我们的悲悯之情,唤醒我们珍爱生命的良知与责任。

  多年写作辑成了动物文学系列

  这次由接力出版社推出的“牧铃动物文学系列”包括牧铃最近辑成的三部动物小说《忠犬的背叛》《孤猫的战歌》《血燕》。这三本书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由点到线地勾勒出丰富而立体的动物世界。其中,《忠犬的背叛》描写了一头叫做“暴雪”的良种牧犬如何在主人的调教下,在保卫畜群和狩猎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终出于对主人的忠诚而犯下了弑母之罪,遭到了主人驱逐……《孤猫的战歌》则讲述了一只猫在由宠物成长为“猎手”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惊险和趣事;《血燕》则是5篇中篇故事的结集,它讲述了金钱豹、隼雕、沙漠狼、金丝燕等野生动物的故事,以及它们与人类之间的恩怨纠葛。

  “牧铃动物文学系列” 的字里行间大声疾呼的正是回归人性,回到脉脉温情的人道立场上去。命运背后折射出人与动物关系的多重向度,呈现出动物生存的严峻现实,同时也传达了人类理性的自审与行动。这就使牧铃的作品具有了多种解读的维度,多重意义的回归。

  痛苦的经历化作了故事的曲折

  牧铃,当代中国很有影响的动物小说作家,长期生活在湘西,扎根在与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的大山深处,一生充满了异样的坎坷与传奇:少年时代跟随父母,在湘西牧场生活了三年,由此结下挥之不去的牧场情结;以后作为“知青”,又在湘西上山下乡11年,进山伐木烧炭,与山民结下了深厚情谊;虽然后来他有进城工作的机会,但却放弃了城市,重新回到乡场,心甘情愿当了一名供销社营业员,因为在那里,他可以经常接触山民,倾听他们有关大山与动物的种种传奇故事。

  牧铃的文章好看耐读,这自然和他的美学趣味有关,也与他人生态度有关。他的人生经历是坎坷的,初中毕业被“刷”下乡当农民,他并不气馁。带着老父老母插队在农村,困难重重。没房子,担开几个废穴(曾葬过坟的地方),做个砖木结构四方四正的东西,中间用十字墙隔开,吃饭睡觉就解决了。缺生产工具,生产队放大粪灰(施肥),他就拿脸盆当箢箕。暑天热,一条短裤躺倒水塘里,手里还能拿书看。有时没人煮饭,就做一顿吃三餐,清汤寡水,人家看着摇头,他说他生命力强,什么也不怕。

  后来他被请到“五·七学校”去教书,一身数职:教语文、教物理、教化学,他还嫌不够,一有空,还带着他的学生读他从城里带来的文学名著,到田头地里搞美术写生。检查的干部说他不务正业,带坏了孩子,他就辞职不干了。事实上那些“带坏的孩子”却特别的喜欢他,好多他教过的孩子至今都和他保持着密切来往,念念不忘他在那样的一个特殊时期带给他们的知识和快乐。

  牧铃的文章是拼着命写出来的。写文章时,生活条件不好,身体不好,妻病、儿幼、老娘跟着他。“字字看来皆是血”,不仅仅是指他抠字炼句的不易,还葆有他写作时生活的艰辛。这些在他的文章里是看不到的,因为他主要写的是少儿文学,一页页的生动灵活,一本本的朝气蓬勃,痛苦的经历化作了故事的曲折,人物的坚强,引人流连,令人喝彩,谁也想不到作家本人的境遇。

  中国著名的小说作家沈石溪曾对牧铃有一段言简意赅的介绍和总结:牧铃是个喜欢冒险的人,小时候就爱上树掏乌窝、下河捉泥鳅,长大了经常独自一人跑到深山老林去寻觅新鲜有趣的动物故事。他交了很多动物明友,残疾豺、瘸腿豹、瞎眼狼等等。他尊崇动物中的强者,更怜悯动物中的弱者,其实他才是真正的“丛林守护神”。“牧铃”的意思就是“牧犬脖子上的铃铛”,也许就是放下姿态,甘当牧犬的倾听者和生活的观察者,所以他写出来的作品,才对动物的生活描写的那么惟妙惟肖,同时也深情地投射了自己的心灵的投射和人格,所以才会写得那么好看,所以才会让人一翻开书就爱不释手。

  尊重生命 回归人性

  “牧铃动物文学系列”具有多重立体的角度,首先从人的视角看动物,作品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动物只有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才能重归物性,回到动物之为动物的自然本色上去。其次从动物的视角看人,在特殊状态下的人性变异、扭曲、丑恶,实在是人性不如动物性,在造成动物们悲惨分离、情感撕裂的背后,不正是人性恶的作用结果吗?作品的字里行间大声疾呼的正是回归人性,回到脉脉温情的人道立场上去。再次是生命哲学的维度,从动物与动物互看的视角打量,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其实也是自然之子,动物与人一样,也都有生命与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尊严,追求生命的价值,重在回归生命的圆融,这于人、于动物,都是一样的命题。牧铃的动物小说直接搭建起作家与少年儿童关于生命、生存、自然等具有深度意义的话题平台,为少年儿童提供了比其他儿童文学样式更多的关于力量、意志、精神,关于野性、磨练、挫折以至生与死、爱与恨等的题材和意蕴。阅读并领悟牧铃动物小说所具有的这种独特而深刻的精神内核,对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不失为一种“精神补钙”。

  作者牧铃,用形象而生动的手法,向我们演绎了动物世界的温情和人类对大自然生命的敬畏,让读者接触到草原的清新空气。

  这套小说悬念迭出惊心动魄,而那些久困在课本、试卷却远离大自然的心灵,使我们感到了一种久违的来自山原的气息。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