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华尔街英语创始人新作《赢者之心》讲述创业成功与幸福

时间:2014-03-28 08:53   来源:人民网

  26日,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北京阳光博客出品的华尔街英语创始人、演讲奇才帕奇新作《赢者之心》在京首发。

  本书作者提香·帕奇尼尼(Tiziano Peccenini)发表了关于“关于创业、成功与幸福”的演讲,和焦虑在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学子们共同分享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创业”、“成功”与“幸福”的磕磕绊绊。

  帕奇,他是华尔街英语的创始人,他被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评价为“最能洞悉人性,最精力充沛的人之一!”但你所不知道的是,30年前,他曾遭遇第一次破产,祸不单行,他还被医生宣布接近死亡——“不会超过三个月”。

  即便如此,30年后,他依然开创出巍峨的华尔街英语帝国……帕奇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创业从未停止

  1964年,帕奇的第一家公司成立,本以为可以开始他的创业之旅,但不到一年即告失败;

  1972年,帕奇与人联合创办公司,后又开发了一种在当时具有革命意义的英语培训方法,并由此开始了他始料未及的商业传奇;

  1985年,扩张过快导致公司现金流中断,公司被迫宣布破产。每日付出巨大心力的他,也积劳成疾,死亡通告逼近,不得不停业进行休养。

  休养期间,帕奇结合日本健康专家乔治·大沢的忠告,自创“长寿饮食食谱”,三个月后奇迹恢复健康。而此后,大病初愈的他身上仅剩2000美元,便决绝然在瑞士一家报纸刊登广告,寻找投资人;

  1986年,帕奇东山再起,在瑞士创办破产后第一家华尔街英语,此时,有了经验的他极为迅速的扩张华尔街英语在欧洲、拉美等地的培训机构;

  1997年,华尔街英语成为全球第一大英语培训机构,功成身退,他将华尔街出售给美国修文学习系统公司;

  2000年5月,他不甘寂寞,瞅准了中国这块土地的商机,尽管新东方等英语机构做的如火如荼,他还是选择在北京国贸创办第一家华尔街英语;

  2003年,“非典”来袭,华尔街英语(中国)和其他的英语培训机构一样,业务全面受挫,资金周转困难,公司又一次走到破产边缘。危急之中,帕奇对华尔街英语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就是这个改革在4天之内为公司带来巨额现金,公司再次进入发展快车道……

  现在华尔街英语已经成为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60家学习中心,2012年时被评选为年度最知名的外语教学品牌,并且帮助200多万名学员熟练掌握外语的全球最大、最知名的英语培训机构。其中不乏明星学员:李冰冰、顾长卫、蒋雯丽、高圆圆、林心如……

  “我们总是把幸福和成功混淆。成功是良好事业的标尺,幸福则是美好人生的标尺。”

  幸福在追寻的过程之中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它可以让我们有机会探索。终我们一生,都在探索身体、精神和心灵世界,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所以幸福也千人千面。但只要我们能自由地探索,自由的在人生中做正确的、自己喜欢的事,幸福自然就会尾随而至,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有意义。此时,你完全可以自信的告诉自己:早晚有一天,我不仅会找到幸福,还能找到内心最深沉的平静。

  一旦我们感觉到幸福,自然而然会传播给我们所接触到的人,会使他们也感觉到变得幸福。帕奇认为最棒的事情莫过于感觉自己身上能有些东西跟人分享,能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能让人们从自己身上得到一些对自己幸福有益的东西,幸福最终的方式是:让身边的的人幸福。

  而这些,都只是在过程中活动的产物,而非结果。

  成功不过是一件工具而已

  成功是一项活动的结果,所以你可以有一个成功的项目或一笔成功的生意,或一份成功的事业。这些方面的成功可以帮助我们在商业中得到利润,实现经济自由和独立梦想,从而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

  但人不能单一的被一项指标定义,所以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成功的人”。我们需要的只是这些外在成功为幸福的感受锦上添花。

  帕奇说,人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一件事情,一个事业上,但事实上,幸福更容易让一个人成功,成功却未必一定会让人幸福。人生路上所取得的成功只是幸福的额外奖励,但绝对不是全部,也不是最终目标。

  在《赢者之心》中,帕奇为我们详细讲述了他的幸福成功学,在这个人们认为幸福和成功只能是“打败对手”“你死我活”的时代,帕奇的理念无疑让人耳目一新。

  如今他在巴塞罗那、北京、三亚三地度过退休生活,并在欧洲、拉美、中国等地巡回演讲,著书立说。他希望《赢者之心》能够给在未来道路上的年轻人以幸福启发和思考,以一颗“赢者的心”去闯荡自己的未来和幸福,并寄言:我能做到的,任何人都能做到。(张海莺、林济源)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