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永远的菲利普》中文版北大首发

时间:2014-03-14 08:21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书封

  书封

  巴西著名作家克里斯托旺·泰扎的小说《永远的菲利普》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出版。3月11日,该书的中文版首发式在北大举行,作者不远万里从巴西亲赴现场,作家李洱、北大学者姜涛、闵雪飞、徐钺、巴西批评家拉里萨·科斯塔、台湾作家杨婕等作为嘉宾出席了首发式,著名诗人、学者胡续冬担任主持。

  搁置二十多年的私密话题

  克里斯托旺·泰扎是当代巴西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52年出生于巴西拉热斯,年轻时曾在剧院、商船工作,在欧洲非法打工,还曾做过钟表匠。出版作品逾13部。2004年,他曾凭小说《摄影师》(O Fotógrafo)荣获巴西文学院最佳小说奖,2009年被巴西《时代》(época)杂志评为百位最具影响力的巴西人之一。

  《永远的菲利普》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关于一位二十七的作家与他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儿子之间的故事,记录了一位年轻的父亲所经历的脆弱与失败,自私与羞耻,愤恨与爱意,以及更多让人悲欣交集的时刻。对作者来说,这是相当私密的文本,因为作者本人的第一个儿子即是唐氏综合征患者,这个话题他搁置了二十多年才终于提笔涉及。此书一经出版,立即在巴西引起热烈的反响。

  几乎囊括巴西所有重要文学奖项

  “这本书在巴西非常畅销,再版了十三次。”巴西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官员德博拉·席尔瓦介绍道。《永远的菲利普》出版于2007年,一经问世,便长时间盘踞在巴西畅销书排行榜上,创造出耀眼的销售佳绩。在巴西读者的热烈追捧下,一版再版。出版后不久,《永远的菲利普》就很快斩获了多个文学奖项,包括巴西文学最高奖雅布提奖、圣保罗文学奖、圣保罗艺术批评协会最佳小说奖、葡萄牙电信奖等等,最终几乎囊括了巴西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堪称是巴西当代文坛的代表作之一。

  随后,此书被葡萄牙、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引进出版,在各国均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和销售成绩。此书法语译本获得了当年法国的查利·布里塞(Charles Brisset Award)奖。而英语译本则入选了2012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的短名单。

  超越文化差异的情感力量

  艰难的父子之情,这样的文学主题我们并不陌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小说《个人的体验》、法国费米娜奖作品、让-路易·傅尼叶的小说《爸爸,我们去哪儿》都涉及到了这个话题。在《永远的菲利普》中,年轻的父亲微妙的情感变化被精准地记录,作者的羞耻感与爱意交织着击中人心,令读者动容。这种情感力量,像大江、傅尼叶的作品一样,能超越国籍、地域、语言的限制,触动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

  对中国读者来说,这将是一次了解巴西当代文学的绝佳体验。克里斯托旺·泰扎独特的叙述方式,信手拈来的西方经典,使书中父子的状态竟呈现出一种特别的诗意,萦绕心头。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肖丽媛表示:“《永远的菲利普》中文版的出版,是人文社进一步开拓巴西文学乃至拉美文学市场的开端,日后将引进更多来自于拉美的情感饱满、充满想象力的文学作品。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