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第二版)
作者:吴荔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他叱咤政坛,潜心学问,仅遗留下来的著作就有1400多万字。在忧国忧民、投身社会、匡国济世、勤奋著书的同时,也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因此他的孩子个个成才:长子梁思成是众所周知的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梁思礼则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九个子女中出了三个中国科学院院士。该书作者吴荔明是梁启超外孙女,以详实的史料和鲜活的事例,详细追溯了梁启超子女们的非凡经历。
作者简介
吴荔明,梁启超外孙女,梁思庄之女,北京大学城环系教授。
书摘正文
公公梁启超——我心目中的“趣味主义者”
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我有一个很风趣、很有人情味的外祖父。他叫梁启超(1873 — 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县人。我应叫他公公。虽然公公于1929 年就已去世,我从未见过他,但是在我心目中他长得很帅,风度翩翩,我希望能更多地了解他。
上中学时,学了中国历史才进一步了解了梁启超是什么样的人物,知道他是著名的戊戌维新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从小受父辈悉心教育,“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有“神童”之称。12 岁中秀才,17 岁中举人,名列第八。之后,目睹清朝腐败,外国侵略,中国面临亡国危险,他满腔义愤,一心救国。他认为,“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墨守祖宗成法”是荒谬的,只有改革才是“立国之元气,致强之本原”。1895年他和康有为一起,组织“公车上书”。他主办《时务报》,著《变法通议》等文章,主办湖南时务学堂等,竭力用西方资本主义之法来维新救国,促使广大知识分子的觉醒。他大量介绍西方学说,直接或间接地“陶铸国人之精神,冶炼国人之灵魂”,对长期闭关锁国知识窒息的中国人来说,起到了极大的启蒙作用,尤其是爱国的青年们。当时,他的文章、言论、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郭沫若在《自传》中写道:“梁任公的地位,在当时确实不失为一个革命家的代表。”那时的青少年“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礼的。他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有力的代言者”。作为政治家,他在历史上的功过已有很多论著给予评说。同时,他又是一位勤奋的思想家和学问家。他平均每天能写五千字,下笔成章,不必修改。他的《清代学术概论》一书,内容无所不包,只花了十五天就完成了。他只活了短短的56 岁,却是著述最多的一位学者,他的著作数量超过了在他之前的朱熹、王船山等人。他一生写下了一千四百余万字的著述,广涉政治、经济、教育、哲学、佛学、文学及新闻等各方面,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留下了一笔丰硕的遗产,已有许多学者发表了各种文章,进行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