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24日初冬之夜,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作家》杂志社主办的“情诗在写作——《湘夫人的情诗》出版雅集”在北大1898咖啡馆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和中国社科院50余名专家学者、媒体朋友参加了这场以情诗之名的诗歌雅集盛宴。
《湘夫人的情诗》2013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著名诗歌批评家和著名画家范曾写序,冷冰川插画,张志伟设计,是一本雅致迷人的情诗集。《湘夫人的情诗》是湘夫人写给她情人的诗歌,全书108首情诗,生动地保留着湘夫人恋爱中的脉搏与体温,坦荡自如,真挚纯朴,热情奔放,美丽动人。湘夫人用诗歌抒写了恋爱中女人的各种况味,欢欣,喜悦,哀愁,悲苦,离别欢聚,真性情,无遮拦,肺腑之言,感天动地。正如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先生所说:“她的诗是心有所感,笔走天涯,不求文饰,全写心情,也许匆促,也许简约,的确是情之所至,临纸忘言。此乃人之常也,无庸苛求,何况是热恋中人!读湘夫人的情诗,要紧的是一个‘真’字。相遇是一种缘分,相遇是浪漫的,相遇更是美丽的。”著名画家范曾先生认为“此书的华美摛藻后面所包涵的质朴和纯真,这将是当下浮躁社会的古典情诗的代表”。本诗集是中国当代诗歌的重要收获,丰富了中国当代诗坛的美学和生态结构。
谢冕先生说近来诗会很多,这个会是最温馨的、最温暖的、最浪漫的也最抒情的,因为这个会的主题——爱情诗,爱情。这个爱情诗和爱情,涉及到我们人的情感,人的情感有多方面,有乡情、有友情、有亲情,但是还有爱情。在这么多的情当中,爱情是最让人揪心的,爱情这个情感的领域是要命的。为什么我说要命呢,因为古往今来,为爱情生生死死,有很美丽的故事,有很惨烈的故事,有很悲凉的故事,但是最终它是最让我们放在心里头,放在心的最隐秘的地方。所以,《湘夫人的情诗》在被戴锦华教授称作“爱情和诗都稀缺的时代”的出现不管对于爱情还是对于诗都有重要意义。著名诗评家吴思敬说情诗写作在当代一直有,“但是现在以这种一个人的这个专辑,标样为情诗的,这个确实我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所以我觉得《湘夫人的情诗》在当下的出版,是爱情诗创作的一个高峰,或者说一个很重要的突破点。”
参加雅集的评论家高度评价诗歌的情感力量,认为体现了一种情感正能量,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向往。温儒敏教授说:“很惊讶这年代还有人写如此挚爱纯净的情诗。倒想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肖鹰教授认为“在这个欲望泛滥,情趣匮乏的时代,《湘夫人的诗情》擎出的是一脉沁人心扉的爱与思的神韵”。
湘夫人是谁?因为作者不以真身出现,现场一致贯穿着迷一样的追问。湘夫人好像横空出世,把古典浪漫主义爱情和现代新体验结合在一起,至情至爱地表达爱情,坦荡自如地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歌唱爱情的湘夫人是一个成熟的女人,融会成熟女人的丰富经验和爱情的真挚感受,密度大,浓度强,感情炽烈,但是又有厚度和质感。用湘夫人自己的话说:“湘夫人是谁,并不重要”。也许,湘夫人只是一个情诗的代表,所有恋爱中的女人都是湘夫人。
也许,女性与爱情有着更加天然的关系,在现实中投入爱情受到伤害的也大多为女性,所以《湘夫人的情诗》更多获得女性朋友的共鸣和喜爱。日本诗歌批评家岛由子说:“我刚读完了《湘夫人的情诗》,深刻感动。她的热情和真挚,还有痛苦打动了我。我觉得,女人真正当女人肯定是四十岁左右,女人活到这个年龄,才可以真实了解到爱情的复杂和它的喜悦、痛苦。但是,湘夫人一方面是成熟的女人,但面对爱情多么畏惧和不安,像体验初恋的小女孩似的。或许湘夫人的成熟和她面对爱情时的纯粹这两面打动了我,被她的魅力迷上了。我估计这不但是我,我想每位读者都有跟我一样的感受吧。另外,湘夫人的诗有季节感,充满着个个季节的花,这样的感受更加添上了女性诗歌的气氛。尤其,因为我是日本人,感到很亲切。(比如说,日本俳句一定需要季节词。) ”岛由子说出了很多女性批评家的共同感受,著名批评家邵燕君也有同样的体悟:“这不是诗集,这是生命和爱的探索的宝典,是生命的岩浆凝筑的文字,借爱情的名义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