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高平市地名志》全新改版上市

时间:2013-09-23 10:42   来源:文化中国

  1988年,高平县编纂出版了第一部《高平县地名志》,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20多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经济的跨越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1993年高平撤县建市以来,全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原版地名志所涉内容远不能反应时代的发展变迁。新版地名志编纂人员在编写过程中,始终坚持对难点和有争议的问题集体导论,反复研究,力求做到事出有因,实事求是,表达准确,文字简洁。

  新编地名志与时俱进,图文并茂,突出了炎帝农耕文化、长平之战古军事文化所涉及的地名文化。本志横排门类,总数史实,运用述、记、志、图、表、录等诸题材,特意发挥存史、资质、教化功能,是编纂人员集体智慧结晶,也是地名志图书编纂体例一次新的突破。

  通篇翻阅,满目清新,益人神智,有的还有补充和更正《史记》的功能。摘录以下4处地名,以飨读者。

  一则是“徘徊村名有来头”,体现了百姓对廉颇老将的无限怀念。

  徘徊位于高平市境东北部,距市区6.5千米。这个村为啥叫徘徊呢?长平之战时,廉颇坚持以守为攻;赵括却要集中兵力,进行出击,在“攻”字上作文章。相持不下,廉颇只好以“守势图”相托,而赵括却满不在乎,冷眼相待,闹得廉颇一股火气,遂离开大营北上回都邯郸。路上,廉颇边走边想,越想越不放心。他想,赵括骄傲自满,目空一切,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经验。按其主动出击的战略行事,四十万赵兵必然要为他所葬送。关系到赵国的兴衰,怎能使人不忧虑呢?赵国的将士和广大群众也一再拦路挽留,说:“赵括只知死读兵书,没有实践,又不听良言,长平就要处于危急境地了,你还是留下来吧!”此时此刻,廉颇真是走之不忍,留之不能,左右为难。一会儿觉得,长平之战事关重大,还是不走为上策;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已经卸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干脆返回邯郸算了。就在现在徘徊村的村边,他走了返,返了走,犹豫不决,徘徊不定。徘徊村的名称就由此而得,并一直流传至今。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