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殊被称为“国内吸血鬼文化”奠基人
随着今年10月份即将上映的美剧《德库拉》预告的推出,古老的吸血鬼文化又一次重新成为了大家的热议话题。而目前为止,在国内对吸血鬼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国内第一家吸血鬼联盟的恒殊值此推出她的“天鹅”系列之完结篇《天鹅·永夜》。对于“天鹅系列”恒殊说,“这是我的”二十二长老书“(或称”塔罗系列“中的一部分,我希望以安妮·赖斯(美国作家,当代吸血鬼小说之母)的12部《吸血鬼史诗》为榜样,也写出我自己的系列,也是为了奠定我中文吸血鬼小说第一人的地位。)”对哥特文化以及《德库拉伯爵》的热爱成就了《天鹅·永夜》。
对吸血鬼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国内第一家吸血鬼联盟的恒殊推出她的“天鹅”系列第四部《天鹅·永夜》。根据《天鹅o永夜》后记中关于德古拉的介绍,我们可以认为天鹅系列的主角之一吸血鬼伯爵D就是那个最受大家关注的吸血鬼德库拉。对此,恒殊坦言:“《天鹅》里面涉及很多与吸血鬼有关的地方,我都是去过的。伦敦就不说了,我在英国几乎十年了。2008年复活节的时候专程去过罗马尼亚的德库拉城堡,住在我罗马尼亚同学的家里,有很多经历都是真实存在过的。1972年英国出版的一本专门研究德库拉的书《In Search Of Dracula》该书的作者拉杜·弗洛雷斯科和雷蒙德·麦克奈利,首次提出小说中的杜库拉伯爵就是瓦拉几亚的统治者弗拉德三世,这两位接下来在波士顿开课研究弗拉德,后来写成了一本历史八卦《Dracula, Prince of Many Faces: His Life and His Times》,而这本书就成为了我的《天鹅·永夜》历史部分的主要参考。”
恒殊的“天鹅”系列虽也是讲吸血鬼故事,但不同于一般的吸血鬼小说,它融入了历史、科幻、奇幻等各种元素并把它置于欧洲中世纪文化、历史背景中,并以此宏大的历史元素为背景构建了真正的“吸血鬼”故事。对于“吸血鬼”的看法,恒殊说,“很多年前看《夜访吸血鬼》小说后一下子就迷上了。它是一种‘永生不死的美’,追求吸血鬼文化就是最求这种美。我是无神论者,我不认为吸血鬼真实存在、对我来说,它是一种符号,一种表征,一种对美的追求。”正是这种对哥特文化的挚爱,恒殊在写有关吸血鬼的小说中中才会游刃有余。
“天鹅·永夜”的面世,终于完成了恒殊心目中伟大工程的开端,但是它又不同于国内的一般的吸血鬼小说,而说有着宏大的历史背景,恒殊在后序中写道,“《天鹅》并非一部历史小说,但是我写到的部分都是真实的历史。对通俗小说而言,历史并非写作的重点,但正因为有真实历史的介入,使得故事本身更加厚重,更加有信服力,也把幻想的部分衬托的更为天马行空,我喜欢历史。”
郭敬明: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有中国人创作的正统吸血鬼小说
郭敬明作为这部小说的出版人,在评价这本小说的时候说,“《天鹅》系列打破了以往吸血鬼小说”借恐怖之名写青春言情“的惯例,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由中国人创作的正统吸血鬼小说。小说随处可见的欧洲古典文化,从历史到绘画,从建筑到音乐,从横古今,恒殊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仿佛一部活着的《大英百科全书》。另外,整部小说弥漫着让读者们砰然心动的窒息般的爱情,无数浪漫的描写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呈现出一种哥特式的独特美感。无处不在的细节暗示和陡然袭来的真相交错冲击,带给读者一种顶级的阅读享受。”而恒殊凭借这自己旅欧八年,以及对哥特文化的狂热的爱好等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蓄势待发的要写一部惊世之作。恒殊在后记中这样写道:“近一个世纪以来,从来没有人把历史和传奇画上等号,直到1972年出版了一本专门研究德库拉的书《In Search of Dracula》,作者拉杜·弗洛雷斯科(RaduFlorescu)和雷蒙德·麦克奈利(Raymond McNally)首次提出,小说中的德库拉伯爵就是瓦拉几亚的统治者弗拉德三世。历史与传奇就此混成一团,再也分不清楚。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大神接下来又在1988年的春天在波士顿大学开课研究弗拉德,后来写就了一本严谨详实的历史八卦《Dracula, Prince of Many Faces: His Life and His Times》,而这本书就成为了我的《天鹅·永夜》历史部分的主要参考。”
她的老板郭敬明在谈到他差点错过恒殊这个在文学上极有天赋的作者的时候,深表感叹:“这部小说当时被介绍过来的时候,对它并未有太大兴趣,我心里其实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那就是:我不认为一个中国人能够写好属于欧洲文化精髓的吸血鬼文化。就像没有人相信一个外国人能够写出好的《聊斋》故事或者武侠小说一样。事实证明,我是失败的。我常常因为一些固有的成见而差一点错过一部绝佳小说,就像三年前差一点错过了笛安的《西决》,而这一次又差一点错过了恒殊的《天鹅》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