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叶兆言《一号命令》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同步首发

时间:2013-07-18 13:22   来源:腾讯读书

  他说:“原来人生有很多美好,但是人们不当回事就丧失了。譬如和平,譬如爱情……我感慨它们的轻易丧失,一边写,一边感觉到心口疼痛。”

  叶兆言小说新作《一号命令》几经周折终于在近期出版。现已登陆中国移动手机阅读,手机阅读用户登陆wap.cmread.com或编辑短信“搜一号命令”到10658080,即可轻松享受阅读乐趣。在本书的签售会上,叶兆言接受了记者专访,畅谈这部“最具疼痛感的历史小说”。

  《一号命令》以1969年林彪颁布的“一号命令”为故事背景,主人公赵文麟曾是国民党军官,他一贯追求进步的妻子紫曼觉得自己嫁错了人而上吊自杀,两个儿子和小女儿天天都成了上山下乡的知青,离他而去。接到疏散命令的赵文麟回到老家,巧遇初恋情人沈介眉,当年美丽的大小姐,如今已沦落到几近赤贫,赵文麟竟然没能认出曾经刻骨铭心爱过的女人……

  叶兆言说,写这部小说,缘起于他看到的一本祖父叶圣陶的通信录,“他和我伯父的通信挺厚的,我看到他们在‘一号命令’下来的时候,怎么疏散、怎么离开,挺震惊的。他们那一代人,有时是挺纯真挺幼稚的。”叶兆言于是决定用“一号命令”这几个字写一篇小说,“当时我还没想好怎么写、写什么,但对于我来说小说首先得有个名字,没有名字我就找不到感觉,没办法写。”

  有读者问他为什么不多写写当下?他说:“在我的认识中,当下和历史是分不开的。当下也是从历史过来的,它们是一条河流的关系。我写的虽然是历史故事,同时我也认为就是一个当下的故事。比如《一号命令》里写到天天和她父亲的隔阂,现在仍然存在于我和我女儿之间。这样的隔阂既是历史也是当下。所以我在叙述历史故事的时候,其实已经在表述当下了,我觉得一个作家没有必要刻意去写当下。”

  “这是我写作以来,最有疼痛感的一部小说。”叶兆言说,“在写作过程中,我情不自禁地便会流泪。有一天吃饭,跟女儿说起正在写的一个情节,说着说着就哽咽了,说不下去。”疼痛感来自简单的两个字“丧失”,“这部小说想说的话并不多,大致的意思可能是,原来人生有很多美好,但是人们不当回事就丧失了。譬如和平,譬如爱情,譬如平常的家庭生活。我在小说中感慨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感慨它们的轻易丧失,一边写,一边感觉到心口疼痛。”

  不过,这种疼痛并没有毫无节制地在小说中放大,叶兆言的笔触依然平实而冷静。“熟悉我文风的朋友都知道,我不属于那种会煽情的作家,不喜欢在小说中嚎啕大哭。写作时,总是节制节制再节制,冷静冷静又冷静。我把那些容易让人感伤流泪的部分都做了冷处理,如果读者能坚持把这篇小说读完,我想不难获得这样的印象。”

  关于小说创作灵感,叶兆言笑说,灵感都是骗人的,“写作的时候,时间不是时间,空间也不是空间,头昏脑胀,神魂颠倒,天天跟自己生气。有人问写作的诀窍是什么,我的感觉就一个字——熬!”

  因为叶兆言是南京作家,不少人拿到他的书,下意识地就会去寻找其中的南京元素。“我一直觉得一个作家不应该是一个地方主义者,作家面对的应该是全世界的读书人。所以我不太在乎我的小说中间有没有南京的元素,或者能不能反映南京文化。但是我特别在乎的一条,是一个作家的作品中必须要有地气。对于我来说,南京的特殊意义在于她是我的‘标配’——如果每一个作家写作都得有一张桌子、一台电脑,都得有些最基本的东西、最基本的配置,那么南京就是我的‘配置’,我必须踩在这块土地上。”

编辑:马小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