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如何正确处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企业家如何处理好个人与企业及社会的关系?企业如何经营才能健康发展?近日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企业危机舆情热点面对面》用15个著名企业与品牌经营失败的惨痛教训带给我们启迪良多,在职场内引起极大好评。这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彭铁元继去年推出《中国企业家非正常死亡舆情监测报告》后又一经济舆情力作。
著名企业家巴菲特说:“我总是觉得,研究经营失败比研究经营成功更有益。可是大学的商学院习惯上只研究企业的成功案例。我的合作伙伴芒格说,他最想知道的是他将会死在哪里,一旦知道他就永远不去那里。”
人民网资深舆情专家彭铁元联袂企业危机公关专家彭涵,立足社会舆论视角,精选中国著名企业典型案例,客观呈现、整体分析传统媒体和网民对于知名破产退市企业/品牌的意见和建议,为出现类似风险的企业提供科学的应对方案和极具价值的启示,更为顺风顺水者提供未雨绸缪的打算。
该书区别于以往图书的两大转变——研究视角:由专家视角转变为社会舆论视角,实现超广角镜头式的立体聚焦;研究方法:由主观评价转变为相对客观分析,深刻诊断涉事企业的问题所在。
危机常态化已成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社会属性。2012年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发布《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中说,2011年全年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热点事件总计349件,平均每天0.96件。
企业是什么东西?企业是一个社会经济组织,是市场的生命体。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获取利润,维持企业的发展。由于企业商业经营的特性是不确定性,才有了生生不息的商机,才有了隐含在体内外的无尽的风险和危机。在新媒体时代,企业的商机和危机并行。没有商机和危机的组织绝不是企业。
企业危机是有外部环境或内部因素(包括人为的和非人为的原因)导致形成的一种对企业基本目标实现具有威胁性、破坏性的事件或状态。
一个企业在危机常态化社会中成长与壮大,没有危机意识和机制无疑是不可能有成长期的坯胎。一个企业的强大,不是因为它在这个世界上赚到了多少钱,也不是只看到了它为这个世界作出了多大贡献,而是看它在企业舆情危机面前的表现有多么大的承受力,能抗拒多大的危机地震和风暴。一个企业能从容地应对舆情危机,这才是企业的王道。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失败,也没有人去准备失败。但非常不幸的是,每天都有一些企业家和企业叫地无门、回天乏术。
面对危机、研究危机、解决危机,从容应对,才是企业的王道。活着的企业该如何演绎中国式危机公关?通过本书对死去的企业最立体、最冷静的舆情透视,答案立现。
这是国内第一次系统地从舆情反应的角度,区别于以往传播载体的形式,对社会极端事件信息传播进行了立体跟踪,对舆情价值做出清晰研判;对企业在应对经营危机、舆论危机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应对方式做了相应的研究与评判;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在帮助和支持企业、企业家在应对舆论危机时,适合采取的措施,即地方政府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的立场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