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2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通史》是融汇了古今以来的文学研究成果,以最新的现代理念作为指导,以最科学合理全面完形的架构,集合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经过十多年努力,纂写成功的。其主要策划、编纂、撰稿人都是积学多年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研究所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还邀请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福建、广东社会科学院等院校的部分学者。而文本涵盖范围:纵的方面,由先秦而至当代;横的方面,以地域分,则在原来基础上,并涵盖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文学史,以民族分,则容纳汉族而至于各少数民族的文学,其少数民族文学所占比例以及分量之重,是历次中国文学史撰写所不具备的,
这部《中国文学通史》共分十二卷,从先秦到二十世纪末,包括先秦至隋代文学、唐代文学、宋辽金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清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上、下)当代文学(上中下),洋洋六百万言。本书规模宏大,篇幅浩繁,资料致力丰富翔实,观点追求科学明晰,评价努力实事求是,它的完成贯穿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本书贯通古代与当代,并将我国五十六个兄弟民族的文学和台港澳地区的文学均纳入论述;二、在充分吸纳历次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成果(如部分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4年修订版三卷本《中国文学史》以及1997年十卷本《中华文学通史》的内容,其中沿用了余冠英、钱钟书、唐弢等先生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写的《中国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部分原稿)的同时,对原有的章节从观点到材料进行全面检视,改去某些不妥的提法,订正资料的失误,另增补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章节和内容;三、本书充分吸收了从1997年以来十余年最新的中国文学研究成果,如郭店竹简等的发掘和研究,发现过去被指为后人伪作的一些古籍作品,实际上在先秦已经存在;还有些作品的作者也应有新的订正。少数民族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也有更多的发现。而像北朝文学、辽金文学的研究已有长足的进展,对历代作家作品和思潮、流派的研究也涌现大量新作,不但材料有新的发现,观点也有新的调整;四、1997年版《中华文学通史》全书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在本书中也得到了比较合理的解决。由于我国文学的历史发展中,作家作品不断增多,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印刷、出版的便利和报刊广泛发行以及稿酬制度的确立,文学创作不但日见繁荣,而且从文言文学转型为白话文学,产生的作家作品比前此任何时代都多,因此《中国文学通史》决定由原来的十卷增加到十二卷,古代文学编六卷,近现当代文学编六卷,这样的分卷处理应该是比较适当的。为进一步改进不平衡的状况,过去写的篇幅过大的彝族文学和鲁迅等名家,字数也做了一定压缩和调整。而古代神话传说、北朝文学、辽金文学等因过去写得不够,新版篇幅自然增加,而应该入史而过去没有写的作家作品,新版也做了补充。这些都有助于全书结构的更加合理和平衡。
本书的出版单位江苏文艺出版社在编辑校对方面也作了相当大的努力,尤其是全书篇幅浩大,征引古籍和今籍繁多,江苏文艺出版社在校对了通常文字错误的同时,还组织了专业人员对引文根据所引原书逐一作了全面的校勘,力求使全书达到文本精核,与撰写水平达到高质量的一致。
有理由相信,本《中国文学通史》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中国文学通史,它既是对以往中国文学史作的一次集大成式的总结,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学史的范围、深度作的一次全新的开拓和尝试;它既是一项承前启后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创新工作。本书的面世,必将对读者了解和赏鉴一个全面的中国文学面貌和文学的真实起到引导的作用,同时对加强中国各民族的团结、促进中华民族的兴盛繁荣起到有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