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中国这些年》在京召开新书发布座谈会 新华网 杨舟 摄

《我们中国这些年》作者张欣签名赠书 新华网 杨舟 摄
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杨舟) 昨日,张欣携其新书《我们中国这些年》在京召开新书发布座谈会,众多嘉宾、媒体到场。据东方出版社发行主任介绍,该书已经开始了第二批的加印工作,销量远比预期好很多。
心仪警长矢村的喇叭裤、着魔般的学邓丽君的歌、养一盆被爆炒身价的君子兰……将这些五十年代生人的记忆串起来,从个人角度以编年体的形式讲述新中国究竟怎样一步步走来,这种真实的记录、个人情感于时代大环境的再现是《我们中国这些年》弥足珍贵之处。
发布会上,众多嘉宾从不同方面对《我们中国这些年》进行了解读。
军事专家宋晓军认为,用很个人化的经历来写共和国的这段历史的人很少,普通人用编年的形式写历史,这是个非常好的开端,个人记忆的片段拼接出历史,这个很有意思。
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李春生毫不掩饰对这本书的喜爱,他说,“惯例三审内容不全读,但是这本书的每一个字我都看了。”他认为这是一本多角度都可看的书。可以当作极具史料价值的历史书,也可以作为真挚感人的纪实文学,亦或是始终有一种精神存在的散文集。更重要的是,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增加了对国家的认同感,给读者一种精神动力。
媒体人谢胜华先生分享了他读后的感慨:“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个人被历史推动身不由己的曲折人生经历,有泪有笑、有情有义。这种方式较好地完成了个人史就是当代史,当代史就是历史,历史就是个人史的信息闭环。”
“你真实,别人也真实;你有情感,别人也有情感”这是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李春生对这本书真实性的评价。张欣坦言:“我唯一的优势就是真实,千万不能当‘大尾巴狼’”。包括书中的语言,都是“我想跟你聊点儿什么”的感觉,以聊天的形式打破书面语言的束缚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没有真实这本书就没有任何价值”他坚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