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今日花开又一年》106岁智慧老人和“最后的闺秀”

时间:2011-08-30 11:24   来源:凤凰网读书

 《今日花开又一年》 周有光 张允和 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定价:38.00元

  内容简介

  “今日花开又一年”,是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诗句,这句话给人以美好的活泼的印象——人生如花,是多么的灿烂美丽!但其实又暗含着人生的枯涩味道:“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张允和也曾写诗:“梅黄橘绿时,归期未有期。易别难成聚,花飞知不知。”再辉煌的人生,也总是悲欣交集的。我唯愿世人能在这多味的人生中,乐观些,坚强些!而周有光、张允和夫妇可作为我们的模范。

  作者简介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1923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一年级,学基础课,并对语言产生兴趣。1924年,二年级开始分文理科,学文科,主修经济学。1925年,改入光华大学。1928年至1949年,任教于光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和浙江教育学院。其间,曾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1949年回国,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1955年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后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和研究员,担任文改会拼音化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汉语拼音方案》主要制订者之一;主持制订《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代表中国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经国际投票,1982年认定汉语拼音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参加制订《聋人手指字母方案》。出版《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字学初探》等论著二十余种,发表论文三百多篇,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日语等文字,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89年离休后,视野更为开阔,对世界文化进行鸟瞰式的回顾与展望,提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观点。又有《语文闲谈》、《朝闻道集》、《文化学丛谈》等十余种人文读本面世,受到世人广泛关注。其“朝闻道,忧天下”的独立思考精神,受到学人广泛尊崇。

  张允和(1909—2002),生于安徽合肥龙门巷。1922年,入父亲张冀牖创办的苏州乐益女子中学。1925年,入南京第一师范。1927年,入上海中国公学。1929年,转到上海光华大学就读。1932年,在杭州之江大学借读。同年,回光华大学毕业。1933年,与周有光(耀平)结婚。1935年,在光华大学实验中学教书。1937~1946年,避难于苏州、合肥、官亭、重庆、成都、西安等地。

  曾在光华中学教历史,在重庆的赈济委员会当科员。1946年年底~1949年,随周有光到美国,在Illinois(伊利诺斯)大学读英国文学,游览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地。1950年,在上海光华附中教历史。1951年被调到北京,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参加新编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工作。1956~1964年,参加北京昆曲研习社,被推举为联络组组长。1979年,北京昆曲研习社恢复活动,被选为社长。长期主编家庭刊物《水》。与周有光合著《多情人不老》。专著《最后的闺秀》、口述《张家旧事》出版后,均受到广泛好评。

编辑:刘承思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