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再版

时间:2010-12-22 14:28   来源:大众日报

  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7周年,为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著名的“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近日由文物出版社再版,该书被誉为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600本图书之一,出版社在推出这本书时,还钩沉了珍贵的出版故事。1963年 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毛主席诗词》,收有毛泽东的37首诗词。与此同时,文物出版社以集宋版书字体出版了《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这两种内容相同而字体、版式有别的诗词集(以下统一简称为“六三年版”),都从1964年元旦起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先后发行,并陆续在各地新华书店发售。

  一个极为重要的版本

  “六三年版”是毛泽东诗词一个极为重要的版本。它的珍贵在于,它是毛泽东亲自编定的第一个带总结性的诗词集,也是他生前出版的最重要的诗词集。在此之前,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文物出版社都出版过《毛主席诗词十九首》。那只是出版社把刊物上已经发表的《旧体诗词十八首》和《蝶恋花·答李淑一》汇编在一起,毛泽东没有重新全面校订,诗词的数量远不能囊括毛泽东一生诗词创作的精华。“六三年版”则是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的,此时他已经70岁了,也许他意识到需要对自己的诗词创作作一个总结,把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的)汇集起来,并对已发表的诗词认真作一次校订。自从“ 六三年版”问世以后,毛泽东就再没有下过大力气来编自己的诗词集了。

  毛泽东对编辑出版“六三年版”采取了十分审慎的态度。他不仅自己认真挑选篇目,仔细校订已经发表过的作品,而且走群众路线,请一些同志帮助推敲。在正式出版之前的一段时间,先印了一个征求意见本发给少数同志,一个多月后又亲自开列一份有20余人的名单,请一些中央负责同志、文艺方面的领导人、著名诗人座谈(委托别的同志主持座谈会),让他们对拟编入集子的作品提出意见。参加座谈的同志,对拟编入集子的作品进行了讨论,有三篇作品,大家建议可暂不收录,毛泽东同意了。

  “六三年版”的发行数量大,风行时间长。仅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印刷的平装本就达50万册。发行不久即大量加印。1966年 5月第6次印刷,累计印数已达400万册。“六三年版“是迄今为止毛泽东的若干诗词集子中印数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一个版本,它在毛泽东诗词传播史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对于“六三年版”向国外的准确传播非常关切。在这个集子出版发行后不久,外国文书籍出版局要按照这个版本出版英译本,毛泽东应英译者的请求,于1964年 1月27日就作品中一些理解上有分歧的词句,一一作了口头答复。这些答复,经记录整理达30多条。

  上述种种情况表明,“六三年版”确实是毛泽东诗词的一个重要版本。

  毛泽东对二十七首诗词的校订

  “六三年版”的《出版说明》写道:本书收录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以前发表过的二十七首,这次出版时经作者作了校订。

  (一 )为每首诗词署明了写作日期。

  以往发表的27首诗词,都没有署明写作日期。“六三年版”署明了作品的写作日期,这大大有助于读者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涵的理解。

  (二)补上了一些词的题目,改动了少数原有的题目。比如:《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原发表稿,只有词牌名,没有题目,“六三年版”加上了“和柳亚子先生”的题名。《词六首》原发表稿,各词只有词牌名而没有题目,“六三年版”在这几首词的词牌名下补上了题目。补上题目,使得词的原意更加清晰了。

  (三)对部分诗词作了文字订正。文字订正涉及8首诗词,这里对《菩萨蛮·黄鹤楼》的文字校订作一点背景介绍。1957年春天,当时正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二年级读书的黄任轲,见到报纸上刊登的毛泽东《黄鹤楼》词中“把酒酎滔滔”一句,感到非常奇怪:“酎(Zhòu 音纣)”作醇酒解,心潮怎么会在醇酒的海洋里一浪高过一浪呢?他联想起宋代诗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L èi音泪,意为祭奠)江月”一句,此句叙述诗人把酒浇在长江里,祭奠千古风流人物。他经过一些考证后,断定“ 酎” 一定是“ 酹” 的笔误,于是写了一封“北京,毛主席收”的普通信件,讲明了他对“酎”、“酹”的看法。过了不久,他收到一封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5月23日的信,内中说:“黄任轲同学:你的来信毛主席已经看过,他说你提的意见是对的,嘱我们代复。此复,并致敬礼”。此后,1962年臧克家、周振甫的《毛主席诗词讲解》出增订本时,这个字已改。 “ 六三年版”也改了这个字。1996年《 咬文嚼字》 第1期发表了黄任轲对此事的回忆文章。可见,毛泽东的校订工作得到过广大群众的支持。

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