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美国学者推出汉学力作

时间:2010-11-23 09:23   来源:北京晚报

研究古代中国挑战传统观念

  美国学者狄宇宙的一部汉学研究力作《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日前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出版曾在西方汉学界引起过极大反响,许多学者都曾经给予过高度的评价。

  《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研究的是公元前900年至公元前100年之间中国北疆地区的历史,它将中国的历史文本和考古资料相结合,对早期中国农耕民族与草原游牧民族的对抗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书中分析了沿中国北疆地区一带相互关系的模式,并且探讨了中国早期的历史著作记录这些关系的原因和记录方式等问题。因为司马迁的《史记》是最早对北方游牧民族历史作出描述的历史著作,因此狄宇宙在书中还特别仔细地研究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于匈奴帝国的描述方式。在作者看来,《史记》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表述方式,是一种出于政治目的的表述方式,它注重的是历史进程的结果。为此,作者对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新的诠释,其中包括:后来连接成为“长城”的早期各个防御城墙的筑造;世界历史上由第一个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帝国——匈奴帝国的形成;致使中国军队征服西北地区,从而开通了一条与中亚的商贸通道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等等。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对一个独立的边疆问题的阐释。狄宇宙综述了迄今为止关于游牧民族的许多研究成果,来阐述游牧部落和中原诸侯国关系的一些主要问题,深入揭示了隐藏在这些二元性因素背后的历史真实:草原游牧民族是如何以及何时出现在中国北部边缘地区的?被中世纪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称之为定居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两种相对立的文明,在中国历史上的本原形式是什么?在最早的中国通史中,内亚的地理、政治和种族问题是如何成为被有意识地研究的一部分的?

  在探究这些问题时,狄宇宙将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新的文本和实物,与各种历史文本叙述相结合,将这些来源截然不同的材料收集到一起,并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然后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集中在一起,形成一系列“文本”,从这些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发现有益的线索。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游牧不一定就落后于农耕,华夏民族与游牧民族间不只是存在着对抗的关系,也有长时间的和平。而且还特别强调了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影响。本书所引证材料的巨富和内容的翔实,将会给中国学界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