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潘凯雄推出《“双面人”手记》

时间:2010-10-28 09:31   来源:文汇报

  作者认为目前业内对出版规律的研究其实与实务脱节,研究者缺少实践经验,实践者缺少对典型案例的归纳与总结,缺少类似MBA教学的那种对鲜活案例的解析。

  评论家潘凯雄的文集《“双面人”手记》近日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引起业内关注的是:作者以评论家与出版家的双重身份指出:目前业内对出版规律的研究其实与实务脱节,研究者缺少实践经验,实践者缺少对典型案例的归纳与总结,缺少类似MBA教学的那种对鲜活案例的解析。

  该文集精选了作者近10年在工作之余所写下的评论文字,内容涉及到作者对出版和读书的思考及感悟。以《“双面人”手记》命名,既是与该书所涉及的出版与读书两部分内容相吻合,也是作者对“出版人”内涵的一种理解:“出版人就是文化人、职业文化人、文化商人,这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文化人’更是‘出版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该书第一辑收录的文章记录了作者作为出版人对出版行业的观察和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指出,对出版规律的研究应该是一种理论与实务高度结合的研究,或者说应该是立足于实务,在对大量实务包括案例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寻找总结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该书的写作时间前后跨越近10年,因此读者也可在书中一窥我国出版业在这10年中发展变革的轨迹。而作者也在书中表达了自己对新兴媒体出版的思考。如在《全媒体出版》一文中,作者就指出,数字出版的出现所带来的变化决不只限于工具的层面,其深刻的变革在于最终要影响到人们的表达和思维。因此,在研究数字媒体载体的同时,更要研究数字媒介的核心竞争力,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只有这样的产品出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出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同一内容在不同介质间的平移。

  收录在该书第二辑的文章则是作者近10年读书的部分写照。全辑所表达的是作者对“出版人”身份的另一种思考:作为出版人,可以暂时不写作,但不能不读书。(作者:徐璐明)

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