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信心与希望:温家宝总理访谈实录》出版札记

时间:2010-07-21 09:58   来源:新华网

信心与希望:温家宝总理访谈实录 新华出版社

  一、出版前后

  今年2月27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广大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从15时至17时,温家宝总理分别回答了网友18个问题,这些问题涵盖经济、就业、医疗体制改革、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物价、反腐败、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世博会等内容。网友共发来提出问题的帖子超过40万个,还有10万多手机用户发来短信提问。网友提问踊跃,总理真诚作答,和温家宝总理去年2月28日与网友第一次在线交流活动一样,这次访谈活动也非常成功,好评如潮。

  3月31日,读者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等地见到了完整纪录温家宝总理访谈活动全貌的《信心与希望——温家宝总理访谈实录》一书。

  同一天,新华社播发了该书出版的消息,《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出版报》、新浪网等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刊登书讯和该书封面,《新京报》等报刊做了专题报道,更多的媒体对书中内容进行了连载。

  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信心与希望》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今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的记录;第二部分是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到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在线交流的记录;第三部分是2009年1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畅谈党中央、国务院应对金融危机的决策始末、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判断以及2010年经济工作安排部署的内容。为了让读者了解温家宝总理每次访谈活动的背景、现场气氛,书中还特意收录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与这三次访谈活动有关的报道、侧记和综述文章。此外,书中还配有31张温家宝总理进行访谈活动时的照片以及近期深入各地基层考察调研时的工作照片。

  作为一部高端政治读物,本书的快速出版引起了港台媒体的关注。有报道写到:“网络是新生事物,崛起于民间,而图书沿袭千年,标志着官方的定位。从网络的瞬息流变转向书籍的凝固,让人充满想象。”有分析评论说:“卸任领导人的回忆录和传记,成为对尘封一段时间的历史事件的回忆和保留。而将现任领导人对当下问题的看法整理成书,则兼具未来指向意义。”

  应该说,该书选题的提出是出于出版人的一种职业敏感,出于对全媒体时代多种传播介质之间如何互动生辉的一种理解。温家宝总理与网民交流的内容,不仅是网民关心关注,那些无法上网、没有时间在线的人们同样渴望了解,同样有很大兴趣。比如,一些农民朋友囿于条件可能无法上网,但他们一定也想知道总理对三农问题的看法和说法;而大量上班在岗的,人在旅途的,他们都不可能在那个时间段与总理在线交流,况且,习惯于纸质阅读的人毕竟占到大多数。所有这些人他们都一样渴望看到原汁原味的温家宝总理在线交流的热烈情景和丰富内容。两度在“两会”召开前与网民交流,阐释执政方针,广泛征询民意,已经成为温家宝总理对网民的郑重承诺,“两会”后编辑整理出版该书自然就对读者进一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有积极的作用。基于以上思路,快速将网络交流内容编辑整理,做成有质感、带墨香、符合传统阅读习惯的图书,既符合广大读者的需要,又是新闻出版从业者的光荣使命。因此,有关方面同意编辑出版本书后,根据新华社领导“要精心编辑,出版好”的重要批示,出版社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协调下,便立即开始加班加点编辑整理书稿,精心挑选图片,认真审校内容,对目录、版式、书眉、封面,对一个字、一个标点、一句话,对出版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反复琢磨,认真对待,精益求精。就这样,短短一个月,高质量地完成书稿从策划、编辑、立项到报备、出版、发行所有任务。

  本书一经问世,就受到新华书店和广大读者的欢迎,订货、购买非常踊跃。出书第一天,北京三大图书卖场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和中关村图书大厦就拿出最好的档口码放该书,在店面最显眼的位置热情向广大读者推荐该书。全国省城和中心城市的大卖场,这本书都被当做重点书在店堂码堆展销。4月份,《信心与希望》在多家书店呈旺销势头,位列北京市新华书店销售排行第3位,在“开卷”全国畅销书榜上亦位居前10位。

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