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的建造始于1909年,一百年后的今天,新一轮“航母热”在全球涌动,而中国建不建航母的讨论也开始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不久前,《航母之路——海上“巨无霸”的发展、争论及思考》出版,这是第一部以航空母舰为题材的原创作品在国内悄然诞生。


军事专家给百姓写的书
“在国内,航空母舰这一题材的原创书籍屈指可数。《航母之路——海上“巨无霸”的发展、争论及思考》由国内军事专家撰写,介绍了外国航空母舰的发展历程,以文字为主,应该是这类中的第一本原创作品。”《航母之路》的出版方、海潮出版社图书编辑室主任王惠平说。
《航母之路》的作者李杰是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军事战略、安全形势、武器装备、海洋军事等方面的研究,撰写并出版了大量的军事学术论文、文章及数十本军事专著,并担任多家军事期刊编委及顾问,同时还是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国防数字频道等多家媒体的特约嘉宾。他近十年跟踪各国航空母舰的发展,潜心研究分析航空母舰的发展进程问题,对航空母舰发展与运用的学术争论进行了探讨。在写《航母之路》时,李杰已经轻车熟路,将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历年著述进行重新归纳、梳理,一改写军事专著的手法,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航空母舰的历史发展图景。
香港凤凰卫视副总编何亮亮曾在节目中评论说,《航母之路》是一本由一位军事专家写给老百姓看的书,而不是一部纯粹的军事学术著作。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少将也在该书的序言中评价说:李杰写书的笔触深入浅出、生动通俗,能引发读者对航空母舰所特有的巨大魅力和强大威力产生的强烈震撼。
看过《航母之路》后,你会发现这些评价都名副其实,书中只是偶有数据出现,专业术语都被李杰加工润色得浅显易懂。如介绍航空母舰上舰载机飞行员进行的逃生训练时,他写道:“被训人员身着作训服,外套救生衣,坐在模拟直升机舱的‘铁笼子’里……‘铁笼子’斜着吊放在大‘游泳池’的轨道上”,“只听‘咣当’一声巨响,‘直升机舱’被压缩弹簧的力量和自身的重力沿轨道以大约45度角加速落入水池”。这些场景的描述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
李杰对本报记者表示,写作《航母之路》就是为了引起国人对航空母舰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如一个国家是否应该建造航母,应该建造什么类型的航母等等。李杰希望通过本书能唤起国人对航空母舰的重视,并真正认识到航空母舰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尹卓也在序言中指出:相信《航母之路》的问世,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航空母舰发展建设规律,了解学习航空母舰对国家海上利益拓展,及其在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运用方面的作用提供有益资料和重要参考,为加速建设强大海军的事业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