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睿 本报资料图片

昨天,青年作家孙睿创作的《草样年华3》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小说在时间上延续了《草2》,讲述了一群“走到青春尾巴之时”的人在生活、情感、事业等方面的追求。昨天,孙睿接受采访时表示,三本《草样年华》写下来,算是完成了对青春的抒写,“小说中的一些情绪和细节的东西是我经历过的或是我身边的朋友经历的,不能说就是我的生活,顶多算个半自传”。
情绪和细节皆真实
在《草3》中,主人公邱飞和周舟的故事又有了新发展:曾经的叛逆青年,走到青春尾巴之时,蓦然回首,发现生活并不是最初设想的那样,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曾经的愤世变得宽容,曾经的激情蜕化为温情。在经历了草样年华般的青春后,他们已能平静、从容、坦然地面对生活。
孙睿说,这本书写得没《草1》那么折腾,“人最能折腾的时候是在二十岁左右,这时候刚上大学,刚脱离家庭,没人管着,所以什么都敢折腾,没钱,穷闹。到了二十四五,大学毕业了,又得回家住了,往日一起折腾的那些朋友散了,生活就开始平静了。快三十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陆续成家了,聚会的时候,有下一代管你叫叔叔了,这时候无形中就生出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也好也不好,对人是一种约束,但有时候一想,没有约束了也不好,会觉得生活失去了依附的东西。《草3》写的就是在责任中挣扎的过程。”
由于小说写的是北京近三十岁人的当下生活,有读者把小说主人公邱飞的生活和经历投射到孙睿身上,认为《草样年华》是孙睿的一部“青春自传体小说”。对此,孙睿表示,《草》系列顶多算是他的半自传,一些情绪和细节的东西是他经历过的或是他身边朋友经历的。“小说的故事可以造假,情绪和细节假不了,特别是情绪,一假就空洞了,读者也要叫‘打假’了。”
一心创作小说和电影
从《草样年华》《活不明白》到《朝三暮四》《我是你儿子》,孙睿始终以现实题材为主,关注着身边的人和事儿,“太童话的、太飘渺的现在还写不了。我的创作主要是在跟随自己的成长,我想到什么就写点儿什么,想不到了,写了也不像,还矫情。”孙睿说,他越来越觉得创作是很个人的事儿,“有跟你气味相投的人,看懂了,就行了,看不懂的,骂两句也没什么,只要不写自己后悔的东西就行。”在孙睿眼里,好作品就像给心脏打强心针,必须直刺内心深处,刺不中,那就不是好作品。
这些年,孙睿先后考研、读研、拍片、办杂志,这样的状况留给读者的印象是孙睿对创作似乎并不是特别专一。孙睿解释说:“我对很多事情都有兴趣,所以愿意去尝试,现在转一圈下来,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创作,厌烦创作之外的琐事,忒累心,还没劲,也不擅长,也算走了点儿弯路。现在好了,我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以后乱七八糟的事情就不会参与了,一心创作,包括小说和电影。”孙睿目前正在写《我是你儿子》的电视剧本,预计年底前在北京开机,“等电视剧的事儿完了后,我该弄弄电影了,毕竟在北京电影学院待了3年,不能白待啊”。
郭敬明的书看不下去
评价同是80后的韩寒、郭敬明、张悦然这三位人气较高的作家,孙睿说,韩寒对于一些事情的态度还算靠谱,虽然有时候有点儿故意,等他知道骂人没劲的时候,就能写出像样儿的东西了;郭敬明的书他没看下去,作为一个码字的商人,郭敬明是非常成功的;张悦然准确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做的杂志有条不紊,她的东西看封面就知道非常细腻、女性化。他认为,这三个人并不比其他80后写得强很多,但做得比较成功,除了因为起步早,还因为都具备写作之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