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鹰推出新作《长街行》
时间:2009-06-23 13: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21日专电(记者璩静)长街五十年春风秋雨,弄堂三代人曲折离奇。著名海派女作家王小鹰的新作《长街行》作品研讨会日前在中国作协召开。在推出《你为谁辩护》、《丹青引》等多部作品之后,这部历经五年打磨、篇幅60余万字的小说,被与会文学评论家一致认为是上海文学界近年来不可多得之佳作。
小街大世界,起落盈虚间。作家将视线瞄准了这条纷繁杂沓、五方杂处却生机蓬勃的上海老街盈虚坊,用细腻隽永的笔触讲述富商冯家、书香门第常家、佣工许家和平民陆家等家庭故事,以及弄堂里成长起来的几代人的感情轨迹和悲欢离合,特别是奶妈之女许飞红的特殊命运,出身贫寒却始终未放弃对于幸福的渴望和追求,用长街近半个世纪的变化,写出了大上海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全景式地展现出上世纪中期至世纪末上海的城市发展史。“经历巨变的小街何止百条千条?这些生活在街道上人们的命运,又有怎样的改变?于是就有了《长街行》。”王小鹰说。
小说也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许飞红的敢说敢为,冯令丁的英俊儒雅,常天竹的清纯可人,常天葵的温柔通情达理,陆马年的痴情率真,吴秀英的厚道勤快,单根的憨厚勤恳,李凝眉的侠义心肠等等,都在近似于家长里短的叙述中显得有血有肉、立体而丰满。
海派纯纯,气息浓浓也是小说另一特色。灰不落脱、石骨铁硬、历历碌碌、牵丝攀藤、嬉皮塌脸、木知木觉、辣手辣脚、神经搭错、弄堂笃底、硬撬撬、意不过、搭不够……王小鹰对上海方言的精心运用,既增加了语言生动感,又凸显了地方色彩。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建功认为,小说没有陷入家长里短的窠臼,而是由点及面,艺术地展现了上海近几十年的沧桑巨变,写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与会评论家也一致认为,小说以小见大,用典雅之笔写出了一个人民的上海。
据悉,《长街行》被列为中国作协首批重点创作项目,也是上海作协专业作家重点项目。
编辑:陈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