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迫感》
掀起2009管理新趋势
全球经济剧变,企业面临危机,变革成为解决危机的关键问题。但是,如何在危机中发现机遇,领导变革? 3月28日领导力大师约翰·科特携新书《紧迫感》来华,亲自讲解“紧迫感:如何在危机中变革”,在中国企业界掀起2009年管理新趋势。
一、紧迫感是多变经济形势下的生存能力
众所周知,无论是世界企业,还是中国企业,都在经历经济的严冬。在寒冷的考验之下,中国企业能否成功反思、走出困境,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看到,企业的各种变革措施纷纷出台,持续改进、企业再造,到外包策略、缩小规模,甚至裁员并购,都是变革所采取的方式。但是到目前为止,在企业界变革失败的机率远远超过了成功的机率。为什么?因为真正的紧迫感是领导变革和应对危机的关键,但并没有人发现它。什么是紧迫感?紧迫感有什么作用?怎样增强紧迫感?紧迫感是企业在多变经济形势下的生存能力。
二、《紧迫感》是企业过冬的思想读本
在经济过冬时期,中国的企业需要一个平台,一个理论的平台,一个思想的平台,一个足以支撑企业走过冬天的平台。但是,综观图书市场,我们还找不到这样一本书:它的权威性、针对性、思想性都能满足我们的要求。
这个时候,哈佛百年思想领袖、美国头号领导力大师约翰·科特的《紧迫感——在危机中变革》跃入我们的视野,承担起了这个重任。有这样一些书,它们讲述的是一些基本的逻辑,我们将这些逻辑称之为“真理”,因为它们准确地传达了解决关键问题的关键信息。《紧迫感》就是这样一本书,它能让你掌握打开最核心问题的钥匙,从这个意义上说,此书必将成为企业过冬的经典思想读本。
三、《紧迫感》传递给你的两个重要信息
在成功中预见危机——居安思危
在危机中找到机遇——居危思安
四、本书帮你消除通往持续成功的两大障碍
1.虚假紧迫感:
焦虑的员工在不停的会议与项目中反复努力挣扎,最终筋疲力尽,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紧迫,其实这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紧迫感罢了。当前面对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外界的财政/金融支持只能是度一时之困,而不能解长久之围。要想读过经济寒冬,更多的还是要依靠企业内部自身的调整与创新。陷入困境时需要有紧迫感,处于顺境中更需要发挥紧迫感。紧迫感不是临渴掘井的紧张从事,它更像是未雨绸缪的提前预知。
2.自满情绪:
中国有一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检难”,中国的成功企业都经历过了“由俭入奢”的过程,真正的紧迫感带领他们取得过辉煌的成功。“紧迫感使你走向成功,而成功会导致自满情绪的发生。”科特教授这样对中国企业家们说。在度过危机之后,人的意志不免松懈,在你不知不觉当中,危险的自满与骄傲在滋生。问题是,当紧迫感下降之后,想再次建立,却比第一次困难得多。因此,企业要存续发展,你必须知道不断地重建真正的紧迫感多么重要。“总的说来,”科特教授说,“作为一个处在动荡环境和危机下的企业,你需要做的,就是更聪明、更快速、更敏捷地建立紧迫感,然后简单、专注地将其付诸实践。”
从一本管理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显得颇为与众不同,它把我们的眼光从关注管理工具的使用转向了关注人的心灵。这无疑是管理思想的一大变革,是一种管理的新的伟大趋势。
《紧迫感——在危机中变革》这本书给中国尚在成长、成熟过程中的企业一个重要的提示:你离成功(失败)还有多远?让我们冷静下来反观自照,寻求企业的永续发展。